第752章 风云再变(一)(第2/4页)

肃顺这样的说法倒是第一次听说,御史们都站在堂下,静静的听着,“海东青每次狩猎天鹅,都是不出手则已,一飞起必然是有所收获,他的双眼最是明亮,可以看到任何地方的任何动静,他的身子不大,也只是比个子略大一些,却能捕捉远远超过他体型的巨大猎物,他飞的最高,也能伏在地面上泥土里山沟内一动不动,忍耐很久,就为了让自己的主人满意,捕捉到最好的猎物,来呈现给主人,你们可以是小官,但是你们所做的事情是大事业,所处置的人也绝对是比你们官位高了许多。”

肃顺的嘴里说出来蛊惑人心的话语,一些年轻的御史渐渐的激动了起来,鼻翼慢慢的在抖动,双耳树的笔直的,眼睛一动也不动的盯着肃顺的讲话,“这是你们的特权,也是你们的荣耀,必将成为你们最大的政绩!”肃顺站了起来,走下高台,走到了年轻的御史们里面,“汉代御史台最厉害之处你们知道是什么?”

“是监督宰相!”

“没错!监督宰相,如果宰相被弹劾下去,御史大夫就是第一顺位的宰相人选,为了自己的前途,御史台自然是卯足了劲要给宰相寻纰漏,自然本朝没有这样的规矩,但是我可以保证,浙江官场上多少空位置,都察院要优先选!浙江巡抚的位置。”肃顺淡然开口,“他是保不住了,谁想要这个位置?”没人不想要这个位置!“那就好好当差,做朝廷的海东青,把那些害群之马都抓出来吧!”

慈禧太后的圣驾已经从上海出发了,接下去她先乘坐船只到了武昌,在此换乘火车,从武昌出发的铁路四通发达,北上去河南开封,东边到了庐州,东南角沿着长江把铁路修到了九江,只是秦岭和巫峡实在是太过于险峻,西北方向的西安已经西边的四川重庆还未有铁路相通,但是四川省内已经有了一些小规模的铁路,这些铁路将来可以成为铁路网的组成部分,倒也不可小觑,慈禧太后的专车沿着湘江慢慢的南下,这个时候的火车当然快不到那里去,不过既然是慈禧太后的御驾,那么舒适度自然是很够的,慈禧太后歪在软垫上看着左宗棠的奏报,有关于南北洋水师的损失情况,她的脸色有些凝重,看来这个大胜之后的自身损伤,十分的惊人,以至于慈禧太后都觉得有些不忍,“罢了。”她放下了折子,对着荣禄和王恺运说道,“能够全歼法人北约舰队,这已经是威震天下的大功了,些许船只人员损伤,我也只能是留着想日后把船只补回去,把战死士兵军官的家属抚恤好就是了。”

“军舰船只的问题倒也好说。”王恺运说道,“我南洋水师造船的技术大部分都是由法军而来,制式相同,缴获的法国军舰除却几艘无法修补的之外,其余的军舰都可以为我水师所用,这里头,算起来,还是法国人亏了,我们把木质军舰换了法国人的铁甲舰来。”

“他们自然是亏大了。”慈禧太后望着窗外的夜色,这个时代,没有霓虹灯,也没有电,所以外面的夜色是静谧无比,半个月亮从乌云之后半遮半掩,撒着春天的清辉,“北越舰队全军覆没,我就算把南洋水师都打没了,也足够称之为大胜。”

这次海防港大战的胜利,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标志碑的胜利,之前所有人都认为,中国国力衰弱,无法和西洋诸强在军事上予以抗衡,你那个什么,八里桥之战,无非是以多胜少,占据了主场优势,算不得什么,而且作为还是中古时期的军事集团战胜了近代的军事技术,这原本就是一种倒退,而且也只能是一种概率极少的情况发生,英法两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候的海军横扫中国海域,这就很形象的说明了,工业革命之后的西洋军事力量不会因为一次小小的战役失败而得到否定,那么接下去,就是关于清俄之间关于北海之间反复的争夺,可笑,俄罗斯在西伯利亚的军事力量只能是更为落后,根本不能代表西方列强的真实战斗力的,虽然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有些改变了自己的想法,西洋人开始认为,在陆军上,中国人靠着人海战术,不惜挥霍战士们性命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可以和西方人抗衡,这一点在之前的越南北圻几次战役之中得到了充分的证明,但是在海军上,很显然,中国人还远远不够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