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风雨欲来,外戚与宦官轮流执政(第8/11页)

正当清流派为击败了宦官集团欢呼雀跃弹冠相庆,准备再接再厉把所有宦官全体诛杀的时候,汉桓帝站出来了:“行了,差不多就完了,不要赶尽杀绝,宦官也不一定就是坏人,以后不要闹了。”

有皇帝做后盾,事情顿时不好办了,但清流派似乎不买皇帝这个面子。杨秉去世之后,李膺和陈蕃成了清流派党人的领袖,他们连续不断地弹劾宦官,反正你不要有任何的越轨举动,只要出现一点纰漏,被清流派抓住了,肯定就会变成一张奏折。

汉桓帝当时就心想,你们现在知道站出来指责宦官这里不好那里不好了,当初老子被梁冀威胁得差点没命的时候你们都干什么去了,想要把我的功臣一网打尽未免太过分,我也不想当忘恩负义的人,你们也该吃点苦了。

一声令下,李膺等人统统被关进了大狱,严刑拷打。这就是“党锢之狱”的开端,之后越发展规模越大。

不过,清流派的势力也的确挺大,当时朝廷独尊儒术,凡是当官的除了武将之外大部分都是儒家分子,李膺是儒家分子的领袖,把他抓起来,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大臣们辞官的辞官,哭诉的哭诉,上奏折的上奏折,一天三次闹腾,把汉桓帝折腾得够呛。他觉得收拾李膺也差不多了,该接着收拾宦官,让他们也低调点,于是让李膺担任京畿地区总司令,司隶校尉。李膺虽然虽然蹲了几年监狱,但脾气一点也没改,依旧要和宦官斗到底。只要宦官犯了一点错,李膺就抓住不放。

首先倒霉的是张让(后来的十常侍)的弟弟张朔,他担任野王县长,贪婪残暴,无法无天,竟然杀害孕妇。他听说李膺的威严,于是畏罪逃回京师,躲在张让家的夹柱中。李膺知道后,率领吏卒拆破夹柱捉拿了张朔,将其交付洛阳县的监狱,录供完后,便将其正法。这把张让的脸皮都扫光了,张让自以为受宠,跑到皇帝面前告状,可是皇帝苦笑一声:“认命吧,我拿李膺没辙,再说谁让你给人家抓住了把柄呢,以后做事儿最好小心点。”

最后这些宦官居然都不敢出门了。有一天汉桓帝很奇怪地问:“你们这几天怎么都不出门去逛街呀?”

宦官们呼啦扑倒一片:“皇上,我们害怕李膺!”李膺的名头更响了,但是这件事情也影响了汉桓帝,他再次觉得李膺对他构成了威胁。在奴才和大臣之间,东汉的皇帝大多数时候选择奴才,也就是太监。

很快,大臣们做了两件事情,引起了皇帝的极大不满。第一件事就是太原太守刘质抓了一名宦官赵津,准备处死,可是刚好朝廷下了大赦天下的命令,所有人都要释放。可是刘质恨透了宦官,也不管有没有皇帝的赦令,直接处斩。

然后司隶校尉李膺也遇到了同样的事情。洛阳城有一个人名叫张成,他和宦官关系不错,称兄道弟的,消息灵通,知道国家过几天就要发布大赦天下的命令,趁着这个机会他让自己的儿子去寻仇杀了人,结果过两天真的大赦了,张成非常得意。李膺冷笑了两声,把父子两人杀掉,狗屁大赦令,老子才不管呢。

汉桓帝怒了,下令逮捕清流派党人,还列了一个名单,大约有几百人之多,都是些儒家学派的三好学生,也不管有罪没罪,直接抓起来,扔进监狱,进行劳动改造。你不是爱说话嘛,让你到监狱里面说个够。

最后还是皇后窦妙的老爹窦武跑到皇上面前去帮李膺说了句话,总不能把全天下的儒生全都干掉吧。汉桓帝其实也不想这么做,只是想要打压一下他们,让他们别老是跟宦官死磕,给自己添麻烦,所以听了窦武的话放了二百多人。但这些清流,仕途算是没希望了,此后,再也没人敢公开议论太监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