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亡西夏(第5/5页)

这么说吧,蒙古史里曾有记载,如果不是因为限于蒙古习俗,幼子必须守灶,继承父亲的帐篷、领地、财富,那么蒙古汗位应该是他的。

于是公元1227年八月到1229年八月之间长达两年的时光里,蒙古军政界出现了畸形,虽然拖雷不是大汗,可大事小事都是拖雷说了算。他是名副其实的摄政王,时称“监国”。

在这段时间里,蒙古权力金字塔的顶峰处于一片真空,没有谁能做什么决定。窝阔台是不敢;而拖雷,他没办法放弃手中的军队,因为那样后果会不堪设想。并且他的天性也不允许自己鸠占鹊巢,真的把三哥架空,乃至于赶下台。

整个世界也因此而受益,蒙古铁骑安静地收起了刀枪,等待着下命令的那个人出现。而这个人的出场注定很难。

公元1229年八月,全体蒙古高层,包括术赤的儿子们、远在中亚忽牙思的察合台在内,从四面八方赶往位于斡难河、怯绿连河一带的成吉思汗的斡耳朵(王帐),他们要在那里举行蒙古习俗中最神圣的选举大汗的聚会。

这次聚会在蒙古历史上的意义无比重大,它奠定了一个帝国的真正根基—制度。成吉思汗在世时,他是无可置疑的唯一领袖。那是凭借他本人崇高权威及个人魅力所得到的。说白了,他做出了神一样的事迹,于是他的子民们就给予了他神一样的待遇。

可他的继任者呢,怎样保证之后的蒙古大汗继承他的权力?都去PK成吉思汗的在天之灵吗?根本不现实。

所幸蒙古人拥有耶律楚材。

聚会在蒙古黄金氏族高层们的主持下进行,而耶律楚材则站在相对低调的位置上提醒他们怎么做。聚会中,他们一再宣读成吉思汗的遗诏,一再重复当年术赤、察合台、拖雷在成吉思汗及所有贵族面前立下的拥立窝阔台为大汗的誓言。

而窝阔台始终推让。这不仅仅因为习俗,他必须谦逊,也因为他实力不足,蒙古全军近九成的实力握于拖雷手中!

可拖雷的心里有层层枷锁,他是完美的蒙古男人,集所有美德于一身,当然不会去破坏传统。他没用谁暗示,主动拥立三哥。

窝阔台终于成为蒙古大汗。

那一天,蒙古黄金氏族成员脱掉帽子,把皮带扔向肩后,察合台引着窝阔台的右手,斡赤斤引着左手,代表着全体宗亲把窝阔台拥上了至高无上的宝座。

拖雷举杯奉觞,宣誓忠诚,大会尊奉新汗为“合罕”,意指大汗。史书里其全称为窝阔台合罕。之后是最重要的一幕。

由耶律楚材提议,以察合台为首,率皇族及臣僚向窝阔台合罕跪拜。“国朝尊属有拜礼自此始。”蒙古的内部问题解决了,开始向外部延伸。

在这两年里,外部还是发生了几件“小事”。尤其是公元1228年,也就是成吉思汗去世的第二年,金、蒙边境上出了件事,涌现了一位跨越时代,搜遍东亚、中亚都难找的猛将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