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红衫贼(第2/3页)

谁年轻的时候不喜欢装逼呢,这是刘子光对他们的评价,这批学兵的年龄很小,大的不过十五岁,小的才十三岁,不过十三岁孩子手中的火铳一样可以杀人,这些少年打仗的本事并不比前辈们差多少,经过辽东这几场所谓的威慑战,几乎每个少年手上都沾了血,杀人使他们变得更加成熟,也更习惯于红衫军的氛围。

野味烤好了,整个小河边弥漫着肉香,当兵的吃饭不用筷子,都抽出随身的匕首割肉吃,焦黄的鹿肉割下来,沾一点粗盐,就着烈酒吃下去,满口酒,满腮肉,大快朵颐,简直爽透了!

※※※

高丽,景福宫内,李倧刚刚送走了大清钦差纳兰明珠,一脸的郁闷,明珠提出要求让高丽尽出全国之兵助他攻取山海关,这件事完全打乱了李倧原先的计划,李倧原先打算的是保存有生力量,等中原战火打的差不多了再介入,以谋取更大的利益,可是现在明军突然北上夺了山海关,强大的运兵能力和战斗力让他不得不重新考虑一切,可是拒不派兵也不行,把清国惹怒了可不是好玩的,等人家平定了南朝,还不回来找自己算账啊,所以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

有那洞悉陛下心思的忠臣献上良策,何不随便派些部队,就说是高丽精兵,既敷衍了明珠,又保存了实力,李倧一听大喜。

被选中的倒霉蛋姓金,名为在操,是高丽军中一名从三品正领,武艺一般,人也其貌不扬,因为得罪了兵曹判书黄长夜才被发配跟着明珠去当炮灰,跟着他同去的五千人马也尽是各营挑出来的刺头,反正被排挤的人。

五千人排列在校场上倒也壮观,为了迷惑明珠,高丽朝廷特地命令每个士兵刺破手指挤出几滴血涂在脸上,看起来红光满脸精神焕发的,明珠虽然是个足智多谋的人,但是面对高丽人的骗局居然看不出来,很满意的带着金在操和五千人马北去了。

大军北上以后,汉阳城再次刮起了一阵爱国风,因为这是千百年来高丽军队第一次走出国门作战,实在是个有纪念意义的事情,年轻人们热血沸腾,纷纷要求加入军队报效祖国,李倧顺应民意,从愿意从军的青年中挑选了五千人组成了一支部队,赐名为“花郎军”

取义新罗时代高丽精兵的旧称。

与此同时,高丽文化界也兴起了一股讨论之风,有人说这是高丽军第一次踏出国门,也有人说在高丽国一万年的历史中,早已有着无数次出国打仗的先例,所以不必如此兴奋,学者还拿出自己绘制的地图,向大家说明:早年连南京上海这些地方都是高丽人占据的,只是由于气候原因才不得不撤出。对于民间的这种争论,李倧并不在意,不管学者们怎么说,本意都是爱国的,只要是促进高丽王朝凝聚力的事情就要支持,就要鼓励。

明珠不光要来了八千兵马,还顺便讨了十万担军粮,人马辎重众多,行军缓慢,他等不得大队开进,率领卫队先行赶回盛京去了,让金在操带着五千人在十日内必须赶到盛京,否则军法论处。

高丽北部多山,又有鸭绿江天堑,十日内赶到盛京谈何容易,可是军令如山,马虎不得,金在操正好敦促士兵加快脚步,这些当兵的长期吃不饱饭,身体素质较差,又都是奸懒馋滑的角色,本来被挑中出国打仗就是一肚子怨气,现在被逼着赶山路就更不开心了,开小差的人不时出现,等队伍到了鸭绿江边,五千人就只剩下三千人了,时间也过去了七天。

金在操仰头长叹,眼见是不能按期赶到了,即使赶到了也没用,五千人马跑了一小半,这个罪责太大了,恐怕自己这颗项上人头再过几天就要挂在盛京城门上了,可是后退也不行,回到汉阳一样要被皇上斩首,想到这里他不禁恨起向皇帝推荐自己的仇家兵曹判书黄长夜,这不是明摆着想借刀杀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