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蝴蝶效应(第2/3页)

但是这种方式比较繁琐,只适用于那些面额巨大、转让不频繁的股票,而对于面额较小,交易量大而频繁的股票来说,佣金还不够交易所发工资的呢。战争股票就是这种类型,一两银子一股的发行价,发行总量达数百万之巨,若是每天有十分之一在流通就够交易所忙得瘫痪了,有鉴于此,所以这种小面额股票实行的是无记名制度,而且不用缴纳交易佣金,直接在市场外面就可以交易,只是分红的时候需要到交易所领取罢了。

所以这种制度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留下了可乘之机,中国人从来就不缺乏智慧,而且这种智慧用在钻空子上的时候特别高明,经过南厂的侦查,趁西票跌入低谷而袁崇焕的捷报还没传来的时候抄底抢购的人并不是某个财阀,而是很多普通的个人,有农民、小商人、士卒、小军官、手工业者等,反正看起来不像是预谋好的行动。但是深入调查这些人的底细就会发现,他们都和军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或是某个兵部小吏的亲戚,或是某位总兵府里的管家,或是哪个禁军千户的本家老表什么的,这些人平均每人都购入了十数万股的西票,虽然西票早就跌破发行价变成每股一二十文铜钱了,但这同样需要大量的资金,绝非这些普通百姓能买得起的。

刘子光没有让南厂再继续追查下去,因为事情已经很明白了,西路军里面的某些人利用职务之便提前泄露情报,让京城方面建了老鼠仓,等捷报一传来,他们用万把两银子吃进的百万股西票转眼就暴涨了数倍,一路收复发行价,直上二两、三两的高位,因为西票已经被控盘,所以有价无市,每天都是无量空涨,价格高的离谱,涨得飞快,恐怕没几天就能突破十两大关了。

这一手玩的实在漂亮,连刘子光都赞不绝口,万把两银子几天就能翻成几百万两,就是经商的旷世奇才也做不到这个水平啊,可是这些凭空变出来的利润是从哪里来的?即使西路军收复了陕西,再向西攻克甘肃青海等地,可是那些贫瘠的地方能给大明朝提供什么财富呢?

战争股票的红利是战利品,包括敌人的房屋、金钱、牲畜、敌国大片的土地、森林、矿产,北票和西票有所不同,因为北部战线主要在河北山西蒙古和辽东展开,这些地方人口稠密,地势平坦,耕地很多,相对油水足足,可是西部战线有什么?秦岭黄河六盘山黄土高原,除了渭河平原那一小块平坦之地,全是大山荒漠的,再往西更是贫瘠,祁连山和腾格里沙漠夹着一条河西走廊,占领这些地方的政治意义和军事意义远远大于军事意义,可是这些对于升斗小民来说又有什么意思呢?

西票本来就是作为北票的陪衬出现的,一两银子的发行价已经虚高了,战争既然作为生意来做,就要考虑成本,西路军耗费的军饷已经远远超过了北线战事的损耗,刘子光擅长以战养战,光是搜刮辽东满清老巢和查抄北京皇宫的收入就足以抵消全部战争花费和给部下的犒赏了,还不算盘削北京城几十万满人得到的收入和接收各地矿产田庄的所得,就这样北票的价格也不过是八两银子而已。

如果是发行北票的企业是贵州茅台那样的高价绩优股的话,那西票就是标准的ST板块了,可就是这样一支垃圾三线股,仅仅凭着中报可能扭亏的利好就暴涨到十两的天价,未免过于泡沫了。

泡沫迟早要破,这部分损失必将由接最后一棒的人承受,而这个接棒者一定不会是朝廷高官也不会是军方大佬,而是贪婪而又可怜的小老百姓,这世界本来就是这样,倒霉的永远是平头百姓,刘子光未穿越之前就尝过五三零大跌的滋味,明白这个残酷的道理,但是他依然决定出手,因为西票泡沫被挤掉的严重后果必然影响到证券交易所的发展和朝廷的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