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工业布局(第3/3页)

虽然这种木屋的建造方法相对简单,但是想让这些辽民快速的掌握,也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言传身教不说,还要不断的和他们讲解,磨破了嘴,跑断了腿,可以说是费尽了心思。

好在他们建的这种木刻楞,都是同一种规格,只要是几个人亲手参与建造几座木屋,大概的步奏就基本差不多熟悉了,在跟着干几天,几个人就能带徒弟了。

虽然开始的一些天进展极慢,但是随着熟悉建造的人越来越多,再加上大家不断的传帮带,建造木屋的速度已经呈几何形增长了。

所有的木刻楞木屋都是统一规格,每个木屋都是一个过堂,左右两个屋子,每个屋子的火炕上住十个人,每座木刻楞里都是二十人。一个生产队五座木刻楞。

而且木屋所在的位置,也都有严格的规定。林场、露天煤矿、俄罗斯岛、水泥厂,金角湾北岸的大片农田旁边、分布着一个个生产队。虽然这些木屋只是这些辽民的临时住所,但这些木屋还要一直存在下去。等这些辽民搬进新房,这些木屋还会留给下一波辽民。

今年冬天这些辽民就要接受冬季军训,而且要花大量的时间,接受思想教育。明年开始,这些呆了一年的辽民,就开始采用计件工分制,是一种按劳取酬的薪资制度。

那些有一技之长的辽民,他们的待遇就要比普通辽民强不少。今年就能搬进新的宿舍,是有上下水和暖气的那种新房。也是十个人一间屋子,但他们学徒生涯结束以后,还可以预支薪水购买独立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