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大唐惊变,繁华盛世过眼云烟(第7/21页)

在唐玄宗李隆基统治的四十多年时间里,禅宗迅速兴起,儒佛道合流成为历史的潮流。李隆基就曾经亲自为《孝经》、《老子》、《金刚经》作注。当时的三夷教,就是祆教、景教、摩尼教,也在大唐得到了传播。

开元年间,李隆基听说一行和尚的学问十分渊博,尤其精通天文历法,就聘他来到京师,安置在皇宫里的光太殿,并多次去看望他,询问治国安民之道。李隆基诏令一行和尚改造新历,以纠正旧历的失误。一行和尚先制造了黄道游仪,以确定黄道的进退。接着,用它测量了二十八宿与天体北极的度数。在实际测量中发现了二十八宿的位置与古籍记载的不同,从而证明了恒星的位置是不断移动的。他使用自己设计的覆矩图,利用勾股图计算,得出了南北两地相距三百五十一里八十步,北极高度相差一度的结论,一行等人实地测量了子午线的长度,在当时的全世界都是首例。一行和尚还在研制成黄道游仪的基础上,参考了历代历法写成了《大衍历》的草稿,不久后就病逝了,张说和陈玄景继续编写,第二年撰成上奏,颁行了新历。《大衍历》提出了比较正确的“定气”概念,推算出与农时相应的二十四节气。

李隆基统治年间,唐朝的文教事业也有很大发展。四部图书的分类正式被国家官方图书馆所采纳,就是在这个时期。当时的藏书十分丰富,一共有五万三千九百一十五卷,而唐代学者自己著的书就有两万八千四百六十九卷,书多得简直让人眼花缭乱。李隆基曾经组织鸿儒学士,在集贤书院校订四部图书,编订《大唐开元礼》,这是当时最为完备的礼仪书籍,之后不久又完成了《大唐六典》的编纂,是当时最为完备的行政法典性质的文件。李隆基还大力提倡教育,广泛设立公私学校。允许百姓设立私学,下令天下的各个州县都要设置一所学校,招收更多的学生来上课,以致于当时的老人小孩都十分懂礼。诗圣杜甫和诗仙李白也生活在这个时代。

最能形象地说明开元时期的繁荣局面的是杜甫的那首《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具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历经坎坷,鉴真东渡日本

唐朝时,扬州的佛教十分盛行,这里云集着中外僧人,佛寺多达三四十所。其中有一名僧人叫鉴真,俗姓淳于,生于唐武则天垂拱四年(688年),他是扬州江阳县人,鉴真的家庭充满浓厚的佛教气氛,因为他的父亲是个虔诚的佛教居士,经常到大云寺参禅拜佛,并跟随大云寺的智满禅师受戒。在家庭的影响下,鉴真从小就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十四岁的时候,有一次跟着父亲到大云寺拜佛,被寺中佛像庄重、慈祥的造型所感动,随即向父亲提出想出家为僧的请求。父亲看他十分诚心,在征得智满禅师的同意后,让他在大云寺出家,智满禅师给他起了个法名叫鉴真。

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鉴真在大云寺从文纲和道岸禅师受戒,这两位禅师都是很有学识的僧人。经过两年刻苦的学习之后,他跟随道岸禅师来到佛教最盛行的洛阳和长安游学。二十二岁的时候,鉴真在长安名刹实际寺从高僧弘景,顺利地通过了具足戒。文纲、道岸、弘景都是律宗的传人,律宗出现在唐初,与佛教的其他宗派如天台、法相、华严、密、禅等同为著名的佛教派别,律宗以戒律为立宗原则,重视巩固内心,起到止恶兴善的作用,内部又分为南山、相部、东塔等派别,鉴真的研究以南山律宗为主。

鉴真在名师的影响下,对戒律的研究已经很深入,开始讲佛布道。他以对佛教特有的热情,巡游佛迹,苦读《四分律行事钞》、《四分律疏》等经典,并先后从西京禅定寺义威、西明寺远智、东京授记寺金修、慧策、西京观音寺大亮听讲《律钞》等,由于他聪明好学,很快就成为了继文纲、道岸、弘景之后的又一位律宗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