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团聚(下)(第2/3页)

曹颙点了点头,已经同初瑜、曹硕快步往前。

车队已经在驿站门口停了,曹颙同初瑜先在曹寅的车旁站了。曹寅已经挑了车帘,露出半张脸来,看了曹颙他们,带着几分嗔怪道:“早交代了不让你们出来,这大冷的天,何必折腾。”

嗔怪归嗔怪,但是他眼中的欢喜却是藏不住的。

曹颙看着他花白的头发,额上的皱纹,佝偻的身子,只觉得眼圈发烫,进前两步,道:“父亲,儿子扶您下车!”

曹寅原还想嗔他一句,难道自己老了不成,还要儿子搀扶?

但是在媳妇面前,不愿给儿子没脸,因此他便伸手扶了曹颙的胳膊下车。曹硕在旁见了,忙上前,在另外一侧搀了曹寅。

从去年三月末至今,不过一年半的光景,却像是隔了些许年似的。

看着曹寅瘦骨嶙峋的手背爬满了老人斑,曹颙脑海中出现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中年人。

这一转眼,已经十几年过去了。

他从一个稚龄童子长成了大人,曹寅也由壮年成为了白发老翁。

曹寅下了马车站稳,看了看地上的积雪,又瞧了瞧初瑜,温煦地说道:“太太很是惦记你,快过去吧!”

初瑜眼圈已经红了,俯身应了,带着喜云往李氏的车前去。

曹颙看着父亲,心里有千万句话要问,刚想开口,就见曹寅的马车上又出来一人,正是曹頫。

曹頫身量偏高,已经是半大小伙子的模样。

他跳下马车,走到曹颙身边,俯身道:“大哥!”说着,又转身往曹硕这边儿道:“三哥!”

因他今年已经十三,正处于变声期,所以说话听起来有些暗哑。

曹颙打量了这个小兄弟两眼,每次父亲的家书上,是必提他的,习了什么功课,新读了什么诗文。

其中的宠溺之意昭然,使得曹颙也不禁有些吃味儿。

想着自己不能在父母身边,有这个伶俐的堂弟在二老面前,使得二老晚景热闹些,曹颙的心里就能平复了。

“长大了!”曹颙笑着点点头,道:“老听你大伯在信中提你,二婶也见天的念叨,总算是阖家团圆。”

曹颙给曹寅请完安,也惦记李氏那边,转头望去。

女眷马车要进驿站,在房门口停,所以初瑜已经上了李氏的马车。

这会儿功夫,王家的马车也到了。

曹寅带着子侄近前,寒暄了两句,而后才进了驿站。

虽说没有大物件。但是细软人口加起来,曹家也用了十来辆马车。

曹方同吴盛两个,指挥着众人将马车上的东西封好,安排人看了。

江宁府里的大管家是曹方的哥哥曹元,这次却是不得见,曹颙问曹方道:“大管家同老管家都没见,老管家这是想要在南边养老?”

曹方垂手回道:“小的父亲盼着回京呢,原是要跟着老爷太太一道来的。只是到底上了年岁,又是时冬腊月,被老爷劝下,让他转年开春跟着那边的家私一道过来。”

原来如此,那曹元是留在江宁,等着明年春押解剩下的家私进京了。

曹颙问过曹方,刚想随同父亲进屋子,就见下马的随从中走出一人来,穿着青布衣裳,头上戴着斗笠,往他这边过来。

因看不清容貌,曹颙也不晓得他是哪个,只是同其他人相比,这人身上的打扮有些眼熟。

曹寅见儿子止步不前,顺着他的视线望去,看见来人,笑着拍了拍脑门,道:“瞧我这记性,还忘了有位雅客。”

这“雅”从何来,曹颙犹自想着,那人已经走到近前,伸手去了斗笠,露出点了戒疤的光头。

看着来人笑吟吟地看着自己,曹颙不禁讶然出声,道:“智然!”

不是智然,还能是哪个?他笑吟吟合十,俯首道:“阿弥陀佛,曹施主别来无恙?”

真真是不胜欢喜,说起在江宁的少年之交,除了宁春、永庆同马俊外,就是这个与曹颙同龄的智然小和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