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赏赐”(第2/3页)

曹颙的心里只觉得荒谬,面上却仍是恭顺地听着。

“明儿朕移驾,你先回京城休养,兵部的差事先交了……待你伤势养好后,升任总管内务府大臣,帮朕筹划筹划,赚些银子吧!”康熙的声音中带着几许无奈:“朕本不愿勉强你,只是如今西北战事迫得紧,不等人。内务府那边,你挂着职位,也算是师出有名。朕再叫十六阿哥与十七阿哥两个协助你料理衙门日常琐事。”

“早日筹集出西北的军费,你就是大清的功臣,要是有谁敢因此嫉妒谗言陷害你,朕定不轻饶。”说到最后,康熙的脸上现出果决。

总管内务府大臣,就是俗话说的“内务府总管”。

内务府是三品衙门,总管是正三品文职。除了从王公、内大臣、各院尚书、侍郎中简拔外,还有从满洲侍卫与内务府属官中升补的。

曹颙现下虽是正五品的郎中,但之前却已经升到从三品的太仆寺卿。因差事“失误”的缘故,才连降三级,这其中有警示的作用。

这样看来,升一级到正三品的内务府总管,也不算太过幸进。

曹颙却是懒得再想,只想早些睡觉,将伤处早些养好,也能早些到家。

既是康熙口谕,能回京养伤,曹颙甚是归心似剑。

这“恩赐”、“提拔”都有了,他怕传到京城,让父母妻儿跟着担心……

九月初六,圣驾回转热河,曹颙则是坐了马车,从乌里雅苏台取道归化回京。

与他同行的,除了曹家的长随外、归化那五十个蒙古八旗兵之外,还有简亲王府的外管事崔飞。

年初听了曹颙的话,在口外收购了不少羊皮、狐狸皮,崔飞原还有些担心,怕压下本钱。

还是雅尔江阿看得开,道是人人都说曹颙“善财”,那就信上一把,左右损失不了几个钱。就算是挤压在手中,要是想解决,也不是没有法子。

今年,雅尔江阿也随着圣驾出京,不过是到了热河后,没有随扈草原,而是留在热河避暑。

崔飞则是奉了主子之命,到这边见一个简王府出来的副都统,谈起了手中的皮货。

却是刚刚好,正好兵部需要购置羊袍狐帽,崔飞的皮货全部售了兵部。

他在口外的货仓,就在归化。从归化往西北军前,道理也算是便宜。

兵部虽说没银钱,但是却不敢占和硕王府的便宜。一里一外的,崔飞这次也为王府小赚了一笔。

对曹颙,他就是越发殷勤与客气。

曹颙不耐烦说话的时候,就在车上沉睡;想要说话的时候,就听崔飞聊聊草原各个部族的状况。

魏黑、郑虎都为曹颙受伤难受,说起准格尔人都是咬牙切齿。

曹甲的目光里则多了深究,看向曹颙的时候,好像颇为不屑。

曹颙心里不禁要喊冤枉了,看来曹甲是将他当成是行“苦肉计”的小人了。

原还想辩解两句,但是这其中干系颇多,也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楚的,曹颙便没有多嘴。

心境却是也有些超脱,对于别人的看法似乎变得没过去那般重视了。

愿意误会就误会吧,说起来,那样想也不算错。

这其中却有“苦肉计”的成分,只不过是自己被动“应战”。

那些准格尔的青壮,却是结局各异,特木尔与其他同族的两个准格尔人,被行了斩首之刑。

白克木忒则是对特木尔的阴谋不晓得,同其他准格尔人归到八旗蒙古佐领下,并且还给予银钱、产业、女人。

因顾忌到曹颙的身体,这一路却是慢慢悠悠的,到了归化时,已经是进了十月。

曹颙的身子,这时才算是大好些。

这边的邸报却是全,圣驾已经回驻热河,却没有像往年那样在十月初一前赶回京城,在初一那天在宫门颁布来一年的黄历。

西北的战报也像是卡片似的,曹颙也大致看了,却是因各种缘故,也都是以防御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