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 谬误(第2/4页)

天佑读书读多了,满脑子古代的“六谷”、“六牲”、“六禽”什么的。有的时候来问曹颙,曹颙也多是照本宣科,父子两个对于“农业”问题,正经做过几分探讨。

恒生年纪越大,对于背书越困难,相反拉弓射箭这些,已经远远地超过了天佑同左住他们几个。他的个子已经蹿得老高,在男孩子中个头第一了。

左住身为双胞胎中的兄长,行事越发稳健。如今,他是迷上读书了,除了曹颙,最爱亲近的就是东府的曹项。信誓旦旦地说了几回,要学着四叔考进士。

左成因方种公这几年开药调理,身子骨越发结实,看着已经同寻常孩子无异。

因那边冬天的棉衣之事,曹颙对于左住、左成兄弟也越发留心,有空的时候,就带他们兄弟在身边,言谈中说起宁春早年的往事。

他们兄弟两个已经八岁,能听懂话的年纪。

他们也晓得的,自己的父亲早亡,有几位父辈的好友,除了义父曹颙之外,还有常来探望他们的永庆同马俊。其中,马俊还是左住的岳父。

曹颙想起富贵之家的子弟,不知生计艰难之事,就给几个孩子布置“作业”,让他们将每个月的月例银子支出记账。

几个小的,只觉得有趣,倒是听命,每个人守着个小账本,将每个月自己那二两银子的开销记得清清楚楚。

没想到,这其中做得最好的是年纪最小的天慧。

天慧早先没有随着众人来昌平,被平郡王福晋接过王府。四月中旬,才送回来。

连初瑜这边,都有些担心,女儿这两年,大部分时间在王府那边,别疏远了父母。但是想着平郡王不在京中,王府大阿哥福彭又被接到宫里养育,曹佳氏在府中也不好过,初瑜实不好说什么。

康熙五十六年,曹佳氏生下了平郡王府七阿哥,亦是她的第四个嫡子时,因是早产,伤了身子,太医已经说过不能再怀孕。还好,王府已经有四个嫡子,并不为子嗣问题发愁,只是曹佳氏想再要个女儿的愿望,彻底破灭。

曹颙这边,晓得了这个缘故后,对于自己那个要强的姐姐,也是心疼不已。加上天慧对于自己姑母也依恋,所以曹颙即便舍不得女儿,也不好拦着王府来接人。

天慧因眼疾的缘故,早年不爱搭理人,眼疾好了后,也不是爱活泼的性子。在曹佳氏身边待久了,倒是比以前活泼许多,小姑娘板起脸时,也格外有气势。

按照李氏的话说,天慧的做派,越来越有她姑母小时候的样子。

见女儿这般,曹颙同初瑜两个则是惊喜,同时也反省自己过去的教育是不是有失当之处。

因这个,曹颙还专程回城,往平郡王府见过姐姐,说的就是天慧的教养问题。

曹佳氏晓得弟弟疼爱天慧,也乐意好好传授传授自己教养孩子的经验,道:“女孩儿就要娇养,你们夫妻两个宠是宠了,这个‘娇’字做得却不甚好。除了你们自己要将孩子捧为掌珠,还得让孩子自己‘娇贵’起来。你向来是和气性子,弟妹又太绵了,耳濡目染的,孩子也短了气势。她是谁?是伯爵府的千金,皇子府的外孙女,当今天子的亲曾外女。只要孩子自己有气势,长大了离开你们,才能自己支撑起自己个儿。要不然,养成女孩儿的柔弱性子,往后离开你们,受了欺负怎么办?闺女同小子不同,小子有出息没出息,都有家族背后支撑着;闺女的话,要是自己绵了,可有受气的时候。”

“这些话,并不是我说的,是早年老太君在世时说的。那时候你还不记事,老太君见父亲、母亲只是一味儿娇惯我,就同父亲、母亲说了这些。我还记得清楚,若不是这些话支撑着,我也不能在府里熬过这些年。虽说我比不得天慧出身尊贵,但是想着自己也是父母的心头肉儿,又是御赐诰封的嫡福晋,底气也就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