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1章 舅甥会(第3/4页)

雍正听了,神色稍缓,道:“朕还想给他个恩典,他倒是乖觉。”

这才抱怨了没两日,曹颙亲到刑部探监的消息,就递到御前。

雍正见状,哭笑不得,跟十三阿哥道:“瞧瞧,这到底是聪明的,还是傻的,竟也不晓得避嫌,就不怕朕迁怒与他。”

十三阿哥听他嘴里骂着,面上却还带着笑,就晓得他不是真恼,顺着他的话说到:“还是皇上教导的好,曹颙不敢因私情妄议国事……却也不失本心,不是趋利避凶的小人……”

……

刑部大牢,向来是京城百姓谈之色变的地方,差不多每天都有犯人尸体拖出去。有些钱财的犯人还好,有钱能使鬼推磨;若是没有银钱打点的,进去就是跟在鬼门关似的。

李煦是官身,李鼐身上也捐着官,所以父子二人并没有关押在地牢,而是在外边的板房。加上曹家之前已经花过银子,所以父子二人没有戴刑具,并且得以同室关押,条件还算是不错。

只是李煦在江南时受刑,过后又千里押解,伤势拖延,至今未愈。

因此,曹颙来探望时,便看到李煦垂老病弱的模样。

他头发全白了,原本发福的体型变成皮包骨,满脸褶子,双眼浑浊,眼角糊着厚厚的吃模糊。

再也不见过去的意气风发,若不是穿着干净的新衣服,看着就像街头流浪的老乞丐。

“舅舅,大表哥……”想着家中病着两个,再看着眼前的古稀老人,曹颙原本想好的说辞,都说不出了。

李煦坐起身来,看着曹颙,只哆嗦着嘴唇,嘴里“呜呜”的,跟扯风箱似的,半天也说不清一句话。

曹颙见状,看向李鼐,道:“大表哥,舅舅这是?”

李鼐侧过身子,抹去眼泪,道:“老爷前几日上火,喉咙肿了,今早大夫已经给看过,说吃几副去火的汤药就好了。”

提及这个,他郑重地对曹颙拜了下去。

在江南时,他陪着父亲受刑,过得水深火热;到了京城,就有干净的屋子,新衣服与可口的饭菜等着,还能有大夫医治。

若是没有人援手,怎会如此?

能在这个时候,还会照拂李家父子并且有能力照拂的,也就只有曹颙了。

他原是认定八成,今日见曹颙亲至,就笃定是他。

曹颙避让开来,没有受他的礼,道:“我也没有帮上什么,当不得谢。”

话未说完,就觉得衣服发紧,侧身一看,是李煦拉他的衣服。

曹颙见他盯着自己,面露恳求,俯下身,道:“舅舅可是有话吩咐……”

李煦指着李鼐,用尽了力气,道:“保……保……全……”

李鼐见状,已经翻身跪倒,泣道:“老爷年迈,怎么能受得了刑罚加身?儿子愿以身待,还请老爷成全儿子孝心……”说罢,又求曹颙:“表弟,都是我的不是,父亲这几年多在养病,将衙门里的差事交过我,是我行为不检,才出了差池……”

在来之前,曹颙已经听说李煦在苏州时,先是不肯认罪的,而后受刑,父子二人才争相认罪。今日看来,是李鼐想要将罪行都敛到自己身上,李煦则是怕拖累儿子,两人都想早日结案。

李鼐还是天真,他即便做着父亲的副手,却是名不正言不顺,哪里有资格分担李煦的罪责。再说,李煦问罪,并不单单是亏空之事。

听李鼐这样说,曹颙倒想起一个疑问。

听说织造府去年亏空了六万多两银子,这么多银子去哪里了?早年的亏空,还能说是花在接驾上,这十几年的亏空怎么说?

单单是李家开销,当用不了这些。

莫非是给了西北的十四阿哥?

想到此处,曹颙只觉得眼皮直跳,扶起李鼐道:“大表哥如此孝心,弟亦敬佩。只是有些话还请慎言,言多必失,徒劳无益,反而令舅父难过,有违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