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7章 开解(第2/3页)

这些家长里短,十阿哥平素哪里会耐烦听。

如今,却是耐着心思听完,使得他想起自家几个儿女。

他的郡王府妻妾不多,有名分的妻妾只有三人,生了六子三女,不算夭折的,有四人站下,既二十岁的大格格、十九岁的二格格、十八岁的嫡出五阿哥与十六岁的六阿哥。

搁在其他王府,十五岁以上的宗室子弟,便开始陆续拴婚。敦郡王府这几位格格、阿哥,却是被十阿哥所累,都没有说亲。

即便是再舍不得父母出嫁的人家,留到十九、二十还不说人家,也是老姑娘了。

十阿哥在初瑜不经意的闲话中,不由自主地生出几分愧疚。

初瑜只做不知,过两日再来寅宾馆的时候,却是换了素淡的衣服,眼睛也带了红肿,竭力掩饰下,还是不经意露出几分苦楚。

这些日子,十阿哥饮食起居多受初瑜这个大侄女照看;又见她毫无避讳,心甘情愿将幼子送来给他解闷,叔侄情分比过去深厚得多。

见初瑜神色不对,十阿哥立时恼了,直言问道:“可是曹颙那小子欺负了你?别尽想着替他瞒着,告诉十叔,十叔为你出气!”

初瑜忙摇了摇头,道:“没有,十叔……实不干额驸之事……”说话间,她露出几分愁苦,道:“是昨日收到京城来信,五伯府上的三格格、九叔府上的大格格没了……这两位堂妹出京前,侄女都曾过去送嫁……虽说早就知道蒙古苦寒,宗室贵女鲜有长寿者,却也没想到厄运会落到两位堂妹头上……侄女的胞妹,也抚了蒙古……”

三年的功夫,死皇上,死太后,再死太子。

对于侄女们的凶信,十阿哥并无太大触动,只想着九阿哥失了长女,不知会不会难过。

九阿哥府虽妻妾如云,子女成行,可对于头生女,情分自是不同。

见初瑜难过,十阿哥少不得安慰两句,道:“千里迢迢的,你再担心又有何用?抚蒙古的贵女中,除了早夭的,也有享福的,不是还有一位大长公主、几位长公主在世?”

初瑜红了眼圈,道:“是啊,侄女也当庆幸,妹妹毕竟封了郡主,即便不如公主显贵,也总比名份低的宗女要强上许多……这都是王府、贝子府的格格,还能得个凶信,寻常宗女,悄无声息魂断蒙古的,不知又有多少……”

她心中难过,便没有在寅宾馆多留,带了几许感伤走了。

十阿哥仰面躺在炕上许久,再坐起身时,脸上已经带了果决。

数日后,曹颙从十阿哥手中接过疏文。

他拿起书房,逐字逐句地读了一边,虽没有什么谄媚的言辞,却也是恭恭敬敬,没有半点歧义。

十三阿哥虽信中暗示过,皇上的意思,让曹颙同十阿哥亲近。

君心难测,尤其是帝王之心,翻手云覆手雨,像海沟那样,深不见底。

若是雍正发作完年羹尧与隆科多,想要继续发作,十阿哥不能幸免,说不定他还要迁怒到曹颙身上。

到那个时候,连曹颙这些日子对十阿哥的友善,就成了曹颙的过错。

那样的话,可是无处喊冤,曹颙只能多事一把,为十阿哥把把关。

曹颙这边,为了万寿节,也洋洋洒洒地写了折子,除了恭贺万寿节外,还恳请回京陛见。

每年万寿节,也是督抚进京之时。

曹颙早在七月便上过折子,当时批示是“时日尚早,容后在议”。

如今,已经是十月初,到底让不让入京陛见,也该给个准信……

……

京城,年宅,年老太爷屋里。

年老太爷披着衣服,靠在炕头,面上带了几分灰败。

年熙在炕边的方凳上坐了,手中端了一碗乌黑的汤药,搅动着调羹,要喂年老太爷吃药。七格格站在丈夫身后,手中端了漱口用的温茶。

年老太爷摇摇头,道:“老头子还端得动药碗……”说话间,从孙子手中取过药碗,三口两口饮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