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3章 卧底生涯(第2/3页)

听到曹颙提及“洪门”二字,曹甲一下子抬起头来,脸上带了几分惊诧之色。随即,渐渐舒缓下来,既然曹颙与李卫私交不错,曹颙晓得万复的真实身份也不稀奇。

“大人放心,万复并没有为恶。小人探问得清楚,他打小在琼州长大,十来岁时来江南。那两处盐坊,本就是他长辈早年置下的产业,并不是夺人家产。”曹甲道。

“长辈?他是万云龙的族人?”曹颙问道。

所谓“万云龙儿子”这样的身份,曹颙是不信的。

万云龙是他看着咽气的,那是在康熙四十年。若真有儿子留下,年纪同这个万复对不上。

“他是万云龙的侄孙,当年万云龙没后,留下一个侄儿,就是万复之父。万复之父虽收拢了万云龙的一些手下,隐匿下来。却不是长寿的,没几年就没了。万复被当成少主养大,因没长辈教导,那孩子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不知朝廷威严。原本也不会闹得这么大,因他被人撺掇,想要学黄家,拜在李大人门下,为了显得有分量,才支使人同李大人对上。没想到却自食恶果,让李大人抄了老巢。那些人同他又不是都齐心的,到后来乱起来,他就有些控制不住。”曹甲道。

曹甲所说的黄家,就是后世演义中黄天霸原型所在的那个黄家。

他家本是跑水路码头运镖的,在扬州市井之间很有势力。到黄天霸的时候,已经是第三代。

黄天霸少年时,仗着家中势力,同几个少年好友结拜,什么欺男霸女、谋人产业的事没少干。只是因几家都是地方上大户,所以自然有人给扫尾巴,倒是没惹出什么大乱子。

正好施仕纶知府扬州,想要为扬州百姓除了这一害,便设计擒了黄天霸。

不知施仕纶是怎么说的,年少热血的黄天霸就决定“弃暗投明”,亲自指证了三个“义弟”,帮着官府,将那三个祸害百姓的纨绔子弟问罪。

从此,黄天霸就依附施仕纶,做了施家的门人。

直到前两年,施仕纶病故,黄天霸才带着徒子徒孙回扬州定局。

在施家扶持下,他两个儿子已经出仕,几个年长的孙子,也有了功名。

就连黄天霸本人,也是以三品参将身份致仕。

三十多年的时间,黄家从一个赚血汗钱的平头百姓,成了官宦人家,在江南也成了传说中的人物。

曹颙听了这一番解说,只觉得哭笑不得。

他早就觉得这洪门的行动太古怪了些,竟然大喇喇地同官府较劲,原来只是因万复的缘故。

“大供奉觉得,我能做什么?”曹颙正色道。

闹了这么大动静,不是一句话就能免了的。

不管万复是真心想投奔官府,还是信口雌黄,事态已经不由他做主。

即便李卫,也未必能全权做主。

满清建国以来,对汉人防范甚严,大清律上,汉人无故十人集会,就是死罪。

庞家村,却是洪门家属,又敢拿武器对抗官兵。

雍正如何能容忍?

曹家比不上当年的靖海侯府,万复的身份,又比黄天霸重了多少倍。若是说曹家能在这个时候庇护万复,那才是不自量力。

曹颙是想要报答报答曹甲护卫自己十几年的辛苦,却也不会用压上全部身家性命的方式去报答。

“并不敢叫老爷为难,只想求老爷在李大人跟前讨一句话。就是那庞家村的村民能不能放,万复还有活路没有的,若是没有,我便叫他离了这一摊,回琼州避难也好,去南洋也好,终要保全了性命才好。”曹甲道。

说起来,这确实不算太为难之事。

能让曹颙为难的,只有曹甲与万复的关系。

若是曹甲真是洪门中人,被揭开来,说不定就要将曹家拖下水。

可以父亲的谨慎,当不会做如此给祖孙遗祸之事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