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2章 心虚(第2/3页)

因想着舒赫德出孝还有些日子,初瑜之前还想着哪日去平王府说此事,可却忘了舒赫德已经十九岁,大学士府的老夫人定是等急了。

可这定亲到成亲,还要一年半载。

老夫人想要孙子出服就定亲事的话,现下可不是要相看?

初瑜想了想,道:“先别急着回话,等下离了这里,我去平王府走一遭。”

曹颐是晓得姐姐疼爱天慧的,便道:“嫂子有主意就好,我这边很是不急,三五日有个回信就好……”

待新生儿的“洗三”礼仪结束,初瑜便直接去了平亲王府。

听说弟媳前来,曹佳氏颇为意外。

不过她是个明白人,不待初瑜开口,已经想到天慧头上:“是不是慧姐儿的亲事有了眉目?”

初瑜面上不显,可心里多少有些忐忑。

大姑子早就说过,天慧的亲事不仅要他们父母留心,还不好越过她去。

她们夫妻两个,却多少有些“阳奉阴违”的嫌疑。

并非是有心怠慢曹佳氏这个嫡亲的大姑娘,而是她往来的人家,多是宗室。而曹颙与初瑜,则早熄了蒋女儿嫁给宗室的想法。

早先还不觉得,现下到了大姑子跟前,初瑜多少有些心虚。

她虽感激大姑姐对女儿的疼爱,可是想着天慧小时候不亲自己,独亲近曹佳氏,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心里发酸。

在大姑姐面前,初瑜自是不好说他们夫妻两个相看了女婿,也透了话,事情已经差不多。

她斟酌着,便只说是天佑的好友,丈夫觉得不错,使人打听了家风也严谨,有心做亲。

曹佳氏心里,多少对兄弟与兄弟媳妇都有些埋怨。

这夫妻两个,心疼女儿心疼的不知怎么好了,对天慧的婚姻大事不单单是慎重,而且还反复。

开始说不愿女儿太过操劳,不能找长子。可世人取儿媳,都重嫡长,万没有小媳妇的出身盖过长媳的道理。

曹家又不是小门小户,想要在世家勋爵中找个合适的嫡次子做亲也不容易。

曹家想要寻嫡次子、嫡幼子做姑爷,便只能在宗室里找。

可宗室人家,多是人口繁多,小儿媳也不是那么好做的。

即便是分府另居,多也要依附嫡支,才能在宗室里立住脚。

而且宗室人家,更是等级森严,寻常亲戚往来都是按照品级来说话。

曹佳氏也是为人父母,晓得兄弟与兄弟媳妇是心疼侄女,可因生性爽利,实见不得这两口子的磨磨唧唧。

没想到折腾一圈,到底还是挑了个门当户对的嫡长子。

曹佳氏坐直身板,看着初瑜,疑惑道:“你既没反对,想来也是见过的?”

初瑜不好说出灵山寺之事,便道:“那孩子早年与天佑同窗,也曾来过家里,当时便觉得是个品貌端正的。只是同天慧差着岁数,没有往这方面想。谁想不敢敲,那孩子随后守孝,亲事就耽搁下来。”

曹佳氏神情稍缓,点点头,道:“既是你们两口子都觉得好,那想来是不错的。我这做姑姑的,还能拦下不成?我们王府同大学士府虽无往来,可早年没离京时,也见过他他拉氏,是个明白人……只是,那样的人家省心是省心,人丁到底单薄了些……”

见她无反对之意,初瑜松了一口气,随即这个说了曹颐传话之事。

曹佳氏意兴阑珊,见初瑜像自己有主意的,便不再多事,只说自己不再操心,让他们做父母的自便,自己只准备给侄女添妆……

出来平王府,初瑜叹了一口气,她晓得大姑子虽没说什么,到底有些恼。

等到曹颙落衙回来,初瑜便同丈夫提及此事。

曹颙拍拍脑门,觉得自己却是有些不厚道。

在安排灵光寺一行前,他们夫妻两个便当先同曹佳氏打声招呼。

如今,两家结亲之事差不多定下,才告知曹佳氏,怨不得她着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