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三箭(第3/8页)

他抢先发难,竟在第三箭之前反攻斛律明月。

弓弦震颤,羽箭再出,那如霹雳的羽箭瞬间击穿那点青绿,击在了孙思邈的胸口,透体而穿,直飞向天际的明月,消失不见。

冉刻求身形晃了晃,只感觉那箭也同时射中了自己的心口,绞痛莫名。却听王五惊喜喊道:“老大,你看!”

冉刻求定睛一看,就见半空有衣衫缓缓而落,而孙思邈却好好地落在地上,除了左臂处有鲜血流淌外,胸口并没有什么血洞。

冉刻求难以置信,揉了下眼睛,发现看到的不是幻觉,又惊又喜,奔上前去叫道:“孙先生,你没事?”

孙思邈由死到生的三箭之间,冉刻求一样感觉到生死冷酷,这刻大喜若狂,心中还有个疑问,方才明明见到第三枝箭射中孙思邈的胸膛,他怎能还会无恙?

孙思邈伸手抓住下落的长衫,撕了条衣襟包扎左肩箭伤。

那长衫的胸口上有箭痕一点。风遗尘整理校对。

他看着那箭痕,眼中露出分古怪,半晌才抬头望向斛律明月。

斛律明月还持着长弓,弓弦还在震颤,但弦上已没有了箭。

他就立在那里,看着孙思邈,眼中也有分不信,但更多的却像思索。

“斛律将军,在下已接了三箭。”孙思邈终于开口。

方才生死一瞬,箭箭似雷驰电掣,惊心动魄,让众人好一会儿难以回转心神。他这刻却淡定从容,仿佛事情从未发生一样。

冉刻求紧张地望着斛律明月,心中暗想,不知孙先生躲过三箭,斛律明月会不会遵守诺言,或者再起波澜?

斛律明月沉默半晌,直到弓弦停震后,这才冷漠道:“好。”

谁都不确定他这个“好”是说孙思邈的身手好,还是另有含义,就听斛律明月又道:“放他们五个出城。”

孙思邈皱了下眉头,缓缓道:“斛律将军,在下到邺城,本因为一个约定,要找一人。”

“你要找的人,已不在邺城。”斛律明月截断道,“你根本不该来。”

“可是……我已经来了。”孙思邈缓缓道。

斛律明月斜睨孙思邈道:“你不想走?”他说的声音虽轻,可那一刻,金水河旁火炬都要凝住。

冉刻求急得要跳脚,不知道孙思邈这时候还要找谁,难道不能出城再说吗?

孙思邈本想再说什么,可看了身边四人一眼,终究轻叹口气,转身离去。

冉刻求、王五等人吐了一口气,扶着张三离去。

慕容晚晴还有些犹豫,可见到斛律明月望来,她似有畏惧,不敢再问叔叔的事情,立即转身跟随冉刻求等人离去。

直到孙思邈几人没入黑暗良久,斛律明月还是持弓立在那里,脸上没有半分表情。

那岸边的兵卫亦只是举着火把,石雕木刻般地站立,岸边只闻火把的噼啪响声。

“方才的一切,你当然都看清了?”斛律明月突然开口,问得古怪。

暗处闪出一人,就如夜的一部分。

他全身上下都笼罩在一件黑袍中,就连头上都戴个斗笠,让人看不清面容。那人应声而出,却没有立即回答,反上前几步,到了方才孙思邈所立的地方低下头来寻找什么。

片刻后,那人弯腰从地上捻起一截绿油油的柳枝,又看了半晌。

他做的像是极为平淡不相关的事情,出奇的是,斛律明月也在留意他的举动,似乎从中看到了什么玄机。

那人看着那柳枝,半晌才道:“将军,此子身手之高,匪夷所思。但此子最可怕的却是能料人之先,心机难以揣测。”他声音极为沙哑,话语缓慢,显然是谨慎细致之人。

斛律明月只是点点头,抬头望着夜空。

这时,明月正孤零零地挂在天上,虽撒下万千光辉,但本身难免孤单寂寞。

那人举着那柳枝又道:“他在将军第三箭发出前,知任凭将军发箭,绝难躲避。那时候将军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就凭这根柳枝做引,提早催动了将军的箭势,又同时用道家秘术‘一气化三清’来脱衣换形,这才让将军一箭射在他衣服上,他却凭这两步成功逃脱将军的第三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