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困局(第2/3页)

幕僚又说,也正好趁南下救援将在金厦的损失许算在内,只要封下面那帮人的嘴,不但没有过错,反而能捞一个不计伤亡力援简亲王的忠臣形象出来。

这幕僚是做过前明总兵师爷的,一番道理说下来听着还真是那么回事,达素听后,虽觉这主意馊到家,有损他达素名声,可眼下却也是最好的法子了,当下也只能采纳了。命人持大将军手令急令南靖、诏安等地营兵三千余发往潮州归卢光祖统领,严命卢光祖必须夺回被太平军占领的普宁城,打通和济度大军的联络通道,要不然军法从事。这算是将责任直接压在了卢光祖身上。

3000多福建清军用了四天时间才赶到潮州。接到达素手令的卢光祖气得直骂娘,知道达素是把自己给当替罪羊了,成功了是他内大臣、大将军指挥有方,不成功是他卢光祖无能。

痛骂归痛骂,明知是阳谋也没办法,达素是内大臣,皇帝派往福建的安南大将军,自己又是什么东西,皇帝是听他的还是听自家奴才的?

为保自家性命,卢光祖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他勉强凑了两千多兵,加上福建的三千多兵,合计五千余兵开向普宁城。结果却是连攻数日不克,任他怎么激将,城内太平军就是死不出城,太平军的将领在城头上置酒高欢,还把娘们的内衣裤和那月事带从城头扔下耻笑他们,根本不把卢光祖放在眼里,直气得卢光祖在阵前跳骂连连。

卢光祖部下的兵都打得没了精气神,福建兵也是牢骚满腹,谁也不肯再上前卖命。卢光祖有心退兵,可又怕失了亲王清廷会砍他的脑袋,不退吧,耗在普宁城下又不是回事,当真是进退两难。达素还能将责任推到他卢光祖身上,他却是不知推到谁身上了。

此时,太平军早已从玄武山口撤回北山村,从惠州海运过来的第三镇的一个旅也已赶到,他们的到来及时补充了北线太平军实力,使得太平军更有把握守住北山村一带的官道。

太平这是深夜撤走的,清军第二天才发现太平军撤走。初时济度还不敢相信太平军竟然撤走了,等到第二拨人确认后,济顿时大喜过望,对杜尔佑和纳海他们说道,看来太平寇前几日是虚张声势,其实实力也很虚弱。杜尔佑他们也想不到更好的理由来解释太平军从玄武山撤走这一事实,为防夜长梦多,济度立即命令各部出玄武山北进,又命额真阿日勒率蒙古各牛录快速北进,争取追上撤退的太平军,无论如何也要再撕下他们一块肉,一报玄武山之仇。

只要不是强攻,苏日勒自然卖命,领着所部骑兵快马冲过玄武山间的官道,呼啸向北而追。结果追了数里地果然发现太平军的踪迹,可接下来的一幕却让蒙古兵们目瞪口呆,原先他们一路过来的官道不知何时竟然叫人挖了无数壕沟出来,那壕沟后面还密集砌起了好多堡楼来。从玄武山撤下的太平军此刻都躲在那些堡楼里,苏日勒清楚看到好多堡楼里的开口孔里架着火铳。那壕沟里也是布满尖桩,唯一能过的通道是对面吊起的一块块木桥。

太平军修建的这些工事一眼望不到头,攻破一处还有无数处,肉眼可以看到,在一些堡楼的下方,密密麻麻的排着无数火炮,却是乌真超哈从北京带来的大炮,其中重达几千斤重的大将军炮看着更是吓人,那乌洞洞的炮口正笔直对着前方。

济度到来后也被眼前所见惊呆了,明军的卫堡他不是没有见过,山海关往北现在就有不少明军修建的卫所,最多时几十里地就有十几处。太平军修建的这些堡楼规模并没有辽东那些卫堡大,甚至小得可怜,可却修得密集,壕沟在前、碉堡在后,十堡有一岗楼,岗楼下配有火炮,将个官道堵得是密密麻麻,当真是飞都飞不过。官道两侧不是河塘就是群山,叫人想绕都绕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