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我们知道皇帝跑了(第2/3页)

罗托的质问让线国安脸微微一红,硬着头皮将太平军用火药崩塌庆远城墙的经过说了。听完,罗托半晌无语,随后却是问左右可知道这火药崩墙的法子。左右皆回不知,罗托不由大奇,命人将这法子记下派人送去云南,他们这边无人知晓这破城法子,大将军帐下幕僚参军甚多,总有人知道吧。若能将这法子学来,日后对付明军城池也多了一招克敌手段,自家也能对敌军这种破城手段多作防备。

罗托又问线国安攻打庆远的太平军有多少人,线国安有心想夸大太平军人数,但想太平军就在当面,自己瞒不住,便实话实说进攻庆远的太平军估摸只有一万多人。

“一万多?”

罗托一愣,他没有记错的话,线国安求援时说他麾下还有不到两万人马,这就是说线国安是被只有一万多人马的太平寇击败,就算太平寇有火药崩墙这种破城手段,这仗打的也未免太不济了些,或者说线国安打的也太无能了些。

线国安没办法为自己辩解,只得闷着头在那不吭声。定南藩下一众汉军将领和几个降军将领在罗托这个满州宗室面前也是大气不敢出一声,阿尔津因为先前的两败,这会也不好落井下石,在罗托面前说线国安的不是。要不然罗托追问起来,他也面上无光。

城下传来通报,说是步兵大队赶到。罗托忙让线国安带人去接李本深和张勇他们。九千多绿营兵进城后,本就不大的河池城顿时显得有些拥挤。这拥挤倒不是说城中容不了这么多人,而是不少地方都被溃兵纵火焚烧,使得没有那么多房屋能够供清兵居住。

河池城原先倒是有清军任命的同知,不过太平军打来后,那同知携印跑了。太平军的广西巡抚衙门任命了新的河池州官,可清军来了后,那州官同样也携着木头印跑了,故而城中现在根本没有官员,就是那些衙役也都跑光。城中百姓大半也都跑到乡下避难,因此清军在城中搜刮到现在,也没寻到多少粮食。

罗托部从贵州下来,沿途有一段时间就是靠打粮来维持,若不是退到都匀的广西巡抚陈维新筹了一批军粮送来,罗托这会只怕还在贵州境内下不来。不过陈维新提供的这批军粮满打满算也只能支撑罗托部五六天,线国安这边肯定是没啥指望了,从柳州撤军时就几乎丢弃了所有辎重,并且本身也没有多少军粮,这会被太平军从庆远一路撵过来,怎可能还带着军粮。

李本深和张勇、刘芳名、高第、白广恩等汉将进城后,罗托便召集诸将开会商议。

李本深原来是明将高杰的外甥,和李成栋一样都是高杰手下大将。高杰死后,李本深代了高杰的提督一职,后与李成栋一起降了清豫亲王多铎。李成栋南下攻取广东后良心发现再次反正归明,李本深却是一直替清廷卖命。顺治八年洪承畴出任五省经略后,将李本深要到帐下出任左标提督,将甘肃总兵张勇调来出任右标提督。

磨盘山之战后,洪承畴曾向多尼建议,要李本深出任贵州提督,张勇出任云南提督,不过因北线大变,这两个任命便暂时搁置了。这一次洪承畴让他二人随罗托北上,也是想让他们立下战功,这样便可名正言顺出任贵州和云南的提督。

刘芳名原是明朝的柳沟总兵,顺治二年降清后调任宁夏总兵,任上很受清廷委任的三边总督孟乔芳器重。顺治十四年调任江宁,后随征南将军赵布泰一起入西南。赵布泰因磨盘山之战被革职后,刘芳名被洪承畴调到左标提督李本深帐下,这次随罗托一起北上。

白广恩原是明将,松山大战时倒是立了点战功,后来回陕西随孙传庭办贼,潼关城破,败于固原,被李自成军围困投降,得李自成重用。李自成死后,他却摇身投了清朝,清廷对其并不重用,只拨入汉军正黄旗下以闲职贴官用,直至洪承畴出任五省经略,他才在洪承畴手下听用。不过也一直没有得到大用,这一次白广恩是自请北上的,用意也是想得些军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