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3章 好话与你们说(第2/3页)

一气说完,大朗自感说得不谓不全,也不谓不动人心,更是说得明明白白,不夹文夹白的,让人听着不真切,抬眼去看众乡绅和里正们,见都是凝神秉气,似有所悟,心下不由开怀,定了片刻,扬声问道:“本县该说的都说了,诸位可有话说?”

县尊这话自然不是问里正们的,众乡绅彼此互望,稍后便由杨之元起身代大伙说道:“这私盐害人害己,县尊劝谕甚是合理,我等记下了。”

大朗听后,却是抬手道:“光记下不行,你们回去后务必要劝谕族下之人不得再贩盐,要那逃人盐贩自个来衙门报备,免得惹祸,若是牵涉到你们,本县可保不住,到时免不得株连进去。”

杨之元忙点头道:“我等明白,县尊放心好了。”说完,微欠身子,以为大朗已把话说清,便要与众人一道告退,不想,大朗却是摆手道:“不急,还有一事本县要与诸位商议。”

众士绅一怔,杨之元问道:“不知县尊还有何事交待?”

周大朗扫视一众乡绅,不紧不慢道:“这光靠劝谕肯定是不成的,盐贩多是亡命徒,定有不少人将本县好意当成驴肝肺,目无王法,继续行那不法之事。故本县这里肯定是要出兵剿捕的,只是县中钱粮不足,出兵之事非本县之力可担全,难免要请动府里驻军,所以这钱粮上的事情须请诸位能够赞襄一二,解本县燃眉之急,另外还要请各家出些壮丁参与此事……”

大朗这话说得明白,却是要一众乡绅捐银捐粮外加出人了,众乡绅听后顿时一个个露出为难神色,自家钱粮自家好,哪个愿意白白掏腰包呢,这银子和粮食又不是天下掉下来的。

周大朗看那杨之元,吱唔两声,不肯表态,其余人等要么是左顾,要么是右盼,竟无一人愿为县尊大人分忧。

县丞邓国望在边上看了,心下着急,朝周大朗使了眼色,欲要出来做这黑脸之人,大朗却是示意不急,只耐人寻味的看着这众乡绅。吃不住大朗这般看法,终是有人站出说话了。

“县里要捕煮盐的逃人自是好事,可不瞒县尊,如今青黄不接,各家钱粮都是有限,待麦收过后又要忙着置办种子夏耕,各项支出着实不小,这一时半会的怕是难以襄助县里一二,还请县尊体谅一二,待秋粮纳后各家有了宽余,我等必为县尊分忧。”

说话的是做过登州通判的赵某,此老年纪颇大,又是前朝万历年间的举人,故而资格颇老,虽然出仕时官并不大,可在一众乡绅中却很是有威望。他这么说了,马上就有数人出言附和,都道各家钱粮吃紧,短期内怕是难以襄助县里,还请县里宽容一二。有这众乡绅族长在,里正们又哪个敢乱说话,一时堂中满是搪塞之言。

大朗心下不快,却是不动声色,沉吟片刻,笑着说道:“本县也知此事难为诸位,也罢,捕拿那私盐贩子暂时倒也不急,本县先往府里报请些便是,总不能真的难为诸位,毕竟本县是亲民官,可不是害民官。”

此话一出,众乡绅们皆是松了口气,嘴里说着县尊体恤百姓,心里却是想的凭什要我捐钱,你道那些盐贩子好惹得么?逼急了,扯旗造反杀上县城来,你这县官拍拍屁股跑了,还不是苦得我们这些本乡本土的。众乡绅不肯捐出钱粮的另一原因则是他们中可是有很多人名为士绅,实际就是最大的私盐贩子,没有他们这些地头蛇参与这贩盐暴利,你道那些盐贩子能在盐城站住脚?

为缓和气氛,杨之元等人又说了几句场面话,大朗听着嘴里也是哈哈,心里却是直骂娘。片刻,大朗终失了耐心,再次端茶,邓县丞见了,知县尊意思,忙对众人道:“今日便议到这,你们且散了,回去之后务忘县尊劝谕,一定要叫族中人的收了手,不能再做违法度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