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0章 太子人选(第2/3页)

首辅郭之奇两天前亲自去镇江质问周士相究竟想干什么,这不但但是郭之奇自己的意思,也是定武帝的意思。

自连城壁被迫离开南京前往安徽督办军务“病死”任上后,定武帝的身子骨也是一天不如一天。这几个月,外界疯传天子借染病为由罢朝是对周士相的无声反抗。可潘应龙却很清楚,事情并不是如外界所想,而是天子真的病了。

从上个月开始,定武帝的视力便越来越不好了。在文村时,定武帝虽然视力也不好,但多少还能视物,现在,却是很难了。

外朝最近发生的事,定武帝都知道,他曾想上朝,也曾想亲自去镇江问问周士相究竟要干什么,但都被郭之奇和潘应龙拦了下来。洪育鳌和兵部尚书张煌言也不想皇帝去镇江,因为若是皇帝和周士相当面发生冲突,那事情就没有挽回之地了。

张煌言不相信周士相会篡位,但现在发生的事情,无一不在表明周士相在加强自身权力,把控军队和朝堂。江南三大案已经快把江南士绅扫荡了一半,他还不停手,又借江南暴乱发起镇反,并且镇反现在向着朝堂蔓延,每天都有官员被抓入南镇大牢中,生死不知。故而,饶是张煌言再怎么相信周士相,现在也是有些动摇。自古以来将反对自己的力量从朝堂中清除出去,可是篡位者最擅长的手段。至于那些罪名,不过是把戏而矣。

郭之奇去镇江的结果是什么,已然成了现在南都朝堂最关心的事。只是,现在谁也不得知。

今儿上午,病中的定武帝突然召来潘应龙,让他给永兴王送去一盒江西进贡的珍果。

潘应龙不知道皇帝此举的意思,带着疑惑将珍果亲自送到了永兴王处。原本潘应龙以为永兴王会关心伯父的病情,不想这位王爷见着他后竟是问起皇帝何时晋他为亲王的事。这让潘应龙很是愕然,也很是失望,因为这位永兴王实在不是一个做大事的人。

回到监里,潘应龙坐在那回想最近皇帝对永兴王和永历太子朱慈煊的态度,不禁猜测皇帝是不是准备立太子了,而太子人选就是这二人中的一位。

从血缘上讲,永兴王无疑是最佳的太子人选,毕竟他是唐藩现在唯一的男性继承人,并且定武帝是由周士相拥立,这意味着永历之子朱慈煊不可能被周士相和他麾下的太平军接受。有流言说,永历帝朱由榔之死,可能和周士相有关。

永兴王今日的表现实在是让潘应龙失望,这位王爷既不关心现在南京城发生了什么,也不关心自己的伯父病体如何,反而只关心何时能晋亲王的事。这样的一个人,又怎么能成为大明的君王呢,又怎么能从周士相手中保住大明呢?

潘应龙有些犹豫,是不是将永兴王的表现告诉皇帝,但最终他没有这样做。皇帝究竟要立哪位为太子,不是他这内监能干涉的事,更何况现在这大明朝还能不能保得住也是两说。成为太子,或许不是什么好事。

潘应龙在想,是不是请皇后娘娘劝一劝皇帝,还是赶紧将长公主嫁过去的好。有长公主在中缓冲,哪怕不能让周士相回心转意,至少也能为大明,为皇帝拖一段时间。

最后,潘应龙叹了口气,吩咐人将这两月的宫中开支细帐取来。小太监将帐本取来时,潘应龙有些自嘲,因为恐怕有明一代会主动查宫中用度账目的司礼掌印就他一人了吧。

潘应龙正看着,就见秉笔太监宋朝钦魂不守舍的,不时朝外张望,不由有些奇怪,便叫了宋朝钦一声,问他在看什么。

宋朝钦是原先隆武帝福州行在的尚宝太监,去年从福建乡下来的南京。因为是大哥当年用过的人,所以定武帝将他引入司礼监,任为秉笔。

听到潘应龙的叫唤,宋朝钦一惊,忙摇头说没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