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七八章 最后之谏(第2/3页)

“赤炼电的辽东军,一部分依然要驻扎在辽东,防止高丽人趁火打劫。”太子道:“秦国如今的形势,许多人都是睁大了眼睛,蠢蠢欲动,赤炼电已经到了福海,先要平定青天王的叛军才能腾出手来……现如今只有两个法子可以解除当前的困局。要么是河西军即刻出兵,然后调集安邑和湖津的兵马协同河西军,从西边攻入河北,辽东军则是从东边猛攻,两面夹击,一举荡平青天王……!”顿了顿,若有所思,沉默片刻,才道:“如果能够速战速决倒也罢了,可是一旦打河北也陷入僵持,拖得时间过长,京城必然会被天门道所占,而且还会给与天门道充足的时间准备,那时候再想剿灭天门道,便要大费周章,甚至会出现南北对立的局面……!”

“殿下说的另一个法子呢?”

“让辽东军拖住青天王,以河西军为主力,集结其他各道兵马,直扑京城……!”太子握起拳头,“如此一来,天门道便会疲于迎战,不会给他们休养生息的机会,但是这个方法同样也会有问题……一旦不能速战速决,河北青天王的人马就可以在后防骚扰运输线,甚至切断后勤供给,攻打天门道的官兵也就陷入困境……!”

琉璃美丽的眼眸子闪烁不定,看上去也是颇有些焦急。

太子淡淡道:“不过说到底,无论哪种法子,辽东军和河西军都是必不可少,这两支兵马必须协同作战,才有可能平定叛乱……!”微一沉吟,才道:“既然袁崇尚都已经去了河西,本宫也正好往河西去,向父皇上谏。”

“殿下……!”琉璃美丽的面庞微微变色,“您……您要去河西?”

“父皇祭天诞礼,本宫也正好去为父皇贺寿。”太子平静道:“于公,可以上谏父皇,调动河西兵马平乱,于私,父皇寿诞,我这个做太子的,也该向他老人家祝寿才是……!”

琉璃娇躯轻颤,道:“殿下,您……!”欲言又止,但终究还是道:“您不能去河西!”

“哦?”太子淡淡笑道:“为何?”

“殿下,都是妾身的错。”琉璃苦笑道:“妾身一介女流,目光短浅,只想着殿下的安慰,将殿下从京城带出,可是……可是如此一来,妾身只怕圣上会因此责怪殿下弃京城于不顾……殿下想要励精图治,可是却因此得罪了不少朝臣,在圣上身边,也少不了……!”犹豫一下,终究还是道:“也少不了一些进谗言之人,妾身只担心如今已经有人向圣上进谏了谗言……!”

太子笑道:“你是担心父皇因为京城陷落与怪责于我?”

“是……!”

太子拉着琉璃手,笑道:“琉璃,本宫现下在云山,看上去十分安全,但是大秦帝国却已经是危在旦夕……人人都说大秦帝国是父皇的,但是谁也不敢说,父皇其实也是大秦帝国的,本宫也是帝国的,还有许多人,他们都是帝国的,同样,帝国也是属于他们的,大秦帝国的建立,流了太多的血,本宫当年随军征伐,亲眼看到无数将士战死沙场,这大秦帝国,也有他们的一份。”

琉璃听太子声音柔和,一时也不知太子到底想说什么。

“帝国衰亡在即,不为父皇,便是为了那许多血洒沙场的将士们,本宫也应该做些什么。”太子抬头望着天上明月:“国难当头,河西却要举行祭天诞礼,这非明君所为,也是亡国之道,本宫已经沉默很久,不能再沉默下去,必须要往河西去,亲自面见父皇,向他陈说当前的要害。”

“殿下的苦心,圣上会知道吗?”琉璃幽幽叹道:“恕妾身直言,多少人劝谏过圣上,圣上却一意孤行,从没有听过,殿下前往河西,圣上也未必肯定,而且……如果圣上一旦怪罪,殿下……!”

“便是怪罪,本宫也只能前往。”太子缓缓道:“所有人都不敢说话,那么总要有一个人去说。本宫本想凭借自己之力,守住京城,甚至是荡平天门道,现在看来,本宫实在是太乐观了,现如今没有其他的路可走,只有召集北方各道官兵,拼力一击,如果这时候还以为天下太平,那么秦国必将万劫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