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赫斯曼的奋斗(第2/3页)

对了,元首现在在哪儿?在医院养伤,还是在西线蹲坑?是不是要早点去他那儿混个脸熟?等纳粹上了台,咱也弄个元帅什么的当当?可是……希特勒那个疯子这次能打赢世界大战吗?万一再打败了,自己一个第三帝国元帅说不定得跟着上绞架了!

想到绞刑,赫斯曼就感到脖子发紧,呼吸困难。他伸手推开车窗,寒冷潮湿的空气吹进了车厢,将胸闷气短的感觉从赫斯曼身上驱走。他的目光转向车窗之外的街道,马车已经进入了柏林市区,正行进在选帝侯大道上,马路上非常冷清,虽然已经是中午,但是看不到什么行人——大部分能拿起步枪的男子都应征入伍了,所有的地方都变得萧条,柏林这样的大城市还好些,要是到了乡村,那可就更萧条了,大片大片的土地因为没有劳动力耕种而抛荒。

大街上商店和餐厅都门可罗雀,有一半干脆关门歇业了——实际上这些商店和餐厅也没有足够的货品可以出售。只有供应配给物资的店铺前面排着长队……对德国而言,这场世界大战进行得太漫长了,规模也太大了。战前的储备物资早就消耗一空,而太多的劳动力变成了扛枪的士兵,也让德国的生产遭遇了重创。而且由于英国海军的封锁,德国也无法从海外购入急需的物资。

各种因素叠加,让德国的供应变得越来越困难,不仅普通民众很难得到足够果腹的食品,就连赫斯曼住的那所陆军医院的病号饭都变得有些糟糕了……看来这一次战败是不可避免了。

那么下一次世界大战呢?那可关系到自己会不会不上绞架,一定得好好琢磨!

赫斯曼上尉的眉头渐渐凝成了一团,脑海当中浮出的都是后世带来的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记忆,还有后世军事论坛上各种对二战德国的深入分析。

如果丢开民主啊,自由啊,反法西斯啊这面高大上的旗帜不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都是后发强国挑战那些早就把世界瓜分完毕的老牌帝国——主要就是英美两家,如果摊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地图看看就知道,世界上那些未开发和不发达的地盘,有一多半是英美的殖民地或势力范围。

其中英国的地盘最大,号称日不落,殖民地遍天下!还拥有印度和南非(出产黄金)这两块富得流油的土地。而且大英帝国还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是大洋的主人!

而后世那个民主灯塔美利坚的殖民地倒不算多,但是势力范围却不小——人家可是号称美洲是美洲人的,除了加拿大和几块不大的由欧洲人控制的殖民地,整个美洲都可以算是美利坚的势力范围!

另外,美国在太平洋上还有夏威夷和菲律宾两块重要的殖民地,他们的本土又富庶辽阔。足够支撑起世界上最庞大的经济体,前途必然无量。

另外,美利坚在文化、思想、制度和资本等方面,和大英帝国是相当接近的!

按照后世一些非主流经济学者们的说法,大英帝国和美利坚帝国,都是被大资本、大财团所操纵的国家。而资本在英美之间并没有什么界限,因此世界的统治权从英国转向美国,对这些躲在幕后的财团而言并没有什么不同——他们可以很方便的将资本从英国转移到美国,利用美国这个壳,继续统治世界!

但是世界的统治权如果转移至奉行国家主义的德意志帝国之手,那对英美财团而言无疑是世界末日——德国虽然也有许多赫赫有名的大财团,但是统治德国的始终是奉行国家主义的陆军,而不是财阀。

如果说在英美是财团拥有国家,那么在德意志就是军队拥有国家。财团必须要为军队和国家服务,而不是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