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山行(第2/3页)

王源和公孙兰没有急于出山,他们打算在山中渡过这一夜,明日一早再出山。搭好庇护所,点起篝火煮着饭食的时候,两人携手登上小山顶端看夕阳。从小山上方往西看去,山口外空无一人,一片白茫茫的大地,肉眼看不到任何兵马的踪迹,这反倒让王源有些奇怪。

“这是为什么?难道怀安县的兵马并没有接到命令?”公孙兰也很疑惑。

王源微微摇头道:“不可能,他们岂肯放我们安全归去,我绝不信怀安县的守军不会拦截我们。且不管,明日相机行事。瞧,夕阳多美。”

公孙兰点头,站上一块岩石,专心欣赏即将落下去的夕阳美景,衣袂飘飘,宛若神女一般。

“景色真是美得醉人。二郎,昨夜你吟诵的是太白的《行路难》吧,当时你怎么不作首自己的诗?”

王源笑道:“确实是太白的诗句,因为昨夜你的笛声让我想起这首诗来,自己作的话怕于你笛意不合。太白于我如高山般的存在,他的诗我自愧不及。”

“明白,此刻夕阳美景,二郎何不写一首?”

“不要了吧,就欣赏美景便是,又何必献丑。”

王源头皮有些发炸,他现在对写诗有些敏感,可搬运的诗作越来越少,前面搞得惊世骇俗,连李太白的诗都搬运过来了,现在若是没有好的诗句的话,还不如从此不写诗,免得被人说是江郎才尽。

“就当为我写一首呗!”公孙兰扭身看着王源,脸上满是期待。

王源无法拒绝,起身来到公孙兰身边,揽住她的腰肢,与她并肩站在山顶上,看着夕阳一点点的落下地平线去,缓缓开口吟道:“马穿山径鬃如霜,人宿风雪口余香。”

公孙兰红了脸啐道:“什么破诗。”

王源笑道:“难道不是么?丁香一片,口有余香。”

“呸呸,认真的作诗,不许胡闹。”

王源忙道:“好好,还有两句你听听。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公孙兰蹙眉轻轻念了这两句,点头道:“好诗,这才是用心之作呢,刚才那两句换了去。”

王源将她紧紧搂在怀里,用披风裹住,笑道:“不换了,写诗哪有改来改去的,就这四句了,以后有时间再推敲吧。”

公孙兰也是无奈,将头靠在王源胸口不出声了,两人相拥看着夕阳一点点落下去,直到天地之间一片暮色笼罩,才缓缓下山回到宿处。

次日清晨,两人收拾出发,半个时辰后出了山口来到平坦的雪原上。说是平坦地带,其实也只是相对而言,一道道山包丘陵起伏,只是相对于后方的山地而言平坦了不少。

官道往西北延伸,显然是要经过怀安县城的。两人也无别的路可走,只能沿着官道走,因为官道两侧白雪覆盖的地方地形未知,而且逐渐有村落在官道两旁出现,官道旁边水田池塘不少,根本无路可行。

好在因为有了人烟,官道上有些人马经过的痕迹,雪被踩化了不少,这让两人可以起码在官道上奔驰,速度加快了不少。

行了一个多时辰后,前方出现了一处一片房舍,几十座屋舍分布在道路两旁萧索的树木间,有挑起的酒旗在风中哗啦啦的飘动,看起来像是个小集镇。

王源和公孙兰简单的商议几句,决定不做停留直接冲过集镇,于是两人快马加鞭从集镇中间穿过,集镇上的百姓都被这两个骑着马的俊男美女所吸引,纷纷探头注目。王源也知道自己和公孙兰的相貌太吸引人的注意,特别是公孙兰,眉目如画的一名女子骑着马儿,身上披着暗红披风,奔驰起来披风飒飒很是惹眼,不禁有些后悔出山前没有进行一番易容伪装。

但好在百姓只是好奇围观,并没有发现其他可疑迹象。两人飞驰通过集镇,很快就到了镇西尽头,都有些松了口气。但是突然之间,镇西最后一家挑着酒帘子的一间小酒店中冲出十几名士兵来,一字排开站在路上,朝奔来的两人高声呼喝。王源和公孙兰不得已勒马减速,停在十几名士兵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