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东道(第3/5页)

这不,刚才带着一众婆子丫鬟们在厨房那边守着,这才误了迎你们这群娇客。

一会儿用好吃的好喝的给你们赔情!”

赢杏儿笑道:“谢谢二嫂了。”

王熙凤忙笑道:“这算什么?公主要是有什么想吃的想顽的,现在只管说,我立马打发人去准备。”

赢杏儿笑道:“我并不挑嘴。”

贾母在上面笑骂道:“就你会做好人,拿着官中的银子献殷勤!”

王熙凤高声笑道:“这算什么?一顿东道我还做得起,今儿晚的嚼用,都算我的!

我可不像老祖宗,后头屋子里扁的圆的藏了半间屋子,也不拿出来给这些孙女孙媳妇们高乐高乐。

难不成老祖宗日后就指望着宝兄弟一人给您老彩衣娱亲?”

贾母闻言大笑道:“你们听听,你们听听,还没让她掏银子,这破落户倒是惦记上我那些梯己银子了!呸!一两都没有!”

众人顽笑了阵后,王熙凤一双丹凤眼在屋子里扫视了圈,似无意地笑道:“环兄弟还没回来吗?怕又是被皇帝喊进宫里去了吧?”

贾母笑道:“就你精明!是刚下了船,就被接去宫里了。

想来,一会儿就和链儿一道回来了……

我早上就打发链儿,让他务必接他三弟回家。

宝玉今儿也去了清虚观张真人处给他女儿换寄名符,不多会儿也要回来了。

如今有了丫头女儿,宝贝的什么似得,只是那孩子打落草就生的娇弱。

少不得还要幼娘帮着照看照看……”

正说着,就听门外传来呼声:“链二爷、宝二爷回来啦!”

众人闻言,纷纷抬头往门口看去。

王熙凤一双妙目,陡然变热……

……

大明皇城,长乐门外,内阁值房。

张廷玉、何尔泰、陈壁隆三人回到内阁后,张廷玉面色淡然的坐回职坐。

何尔泰和陈壁隆两人的面色则不大好看。

内阁内还有二人,一为分管工部的内阁阁臣杨顺,一为分管户部的胡炜。

胡炜能力极强,是前相陈廷敬留下来的人才,但性子油滑许多。

整日里笑眯眯的,从不挑事,也极少与人争执。

杨顺的性子倒和何尔泰、陈壁隆两人相像,沉稳果决,雷厉风行,眼中揉不得沙子。

见三人回来后的情形,便淡淡哼了声,道:“可见没有好结果?陛下对那位……荣宠之盛,冠绝古今。

然对江山社稷,却不知是福是祸。”

何尔泰闻言,再想想今日之辱,面色愈发铁青。

陈壁隆叹息一声,道:“陛下和忠怡亲王纵然知道我等心意,却还是顾念情面……

却不知,对于江山社稷之重,最讲不得的,便是情面啊!”

胡炜呵呵笑道:“陈相言重了,何相消消气……不就是再多两年嘛,何必非要急这一时半会儿?”

何尔泰闻言,将手中茶盏往桌面上一丢,厉声道:“又介,我何某人又岂是为了那些地?

难道你也不知,我是为了不让边军武臣做大,不能让他们有了靠自身屯田便能维持甚至壮大的能力!”

陈壁隆也沉声道:“又介,毅庵说的对啊!咱们大秦,对武勋之宽容,只看看那位宁国侯之气焰,便可见一斑。

只要他占着理,就没人能怎样他们,连天家都不行。

这不能说是错,不似前宋时杯酒释兵权,不似前明时大肆诛戮功臣,就不至于有外难时无良将。

可是,单是荣宠宽纵,却绝非谋国之道。

朝廷,一定要有限制武勋将门兵权的法子,否则,早早晚晚必然生乱。

军粮草秣,便是一直以来,朝廷限制边军壮大的一大杀手锏。

不管他们有多少大军,只能靠朝廷运送粮饷草秣养着。

一旦有不稳之意,便断了他们的粮草,乱兵,也就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