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神秘离世(第12/13页)

多年之后,一位在大学4年里与美龄关系密切的教师为学院的档案室写了一份保密鉴定:

在我看来,相对于我们看到的那些有关美龄为人多愁善感的评论而言,她身上似乎更多的是一些风趣和内在力量……然而,虽然她最大的特点是其独立的思想——事实上,她对什么事都会不停地琢磨来琢磨去,但美龄对权威却一贯顺从。她总喜欢问各种问题,询问各种概念的确切含义,今天跑来问文学的含义,明天跑来问宗教的含义。她还思考一些伦理方面的问题,有些在常规情况下人们从小就被灌输的道德标准,她虽然没有接触过,却自己悟出了不少。她一贯坚持真理,一旦发现自己受到了传统观念的误导,就会埋怨以前受到的教育。

有人曾言之凿凿地说她为人聪慧,极富魅力,但我并不这么认为……她冷静的性情中带着忧郁(特别是在她疲惫的时候,更是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回国的事不得不摆在面前,这让她很难抉择,我想她和子文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她担心回国之后,会重新回归她从小长大的那个世界,并遵照中国的行为准则行事。虽然她社交广泛,广受欢迎,但她好像是在远远地看着我们,咨询问题、提出批评或表达自己喜好时的态度似乎也很冷漠。她觉得中国留美学生的生活特别不自然,这些少男少女们从男女授受不亲的中国旧道德里解放出来,然后又别别扭扭地共同生活在把他们视为异类的大环境中。

她受到那么多人的追捧,并不仅仅因为她长得像两个姐姐那样漂亮,她还富有激情,待人真诚,内心强大……

美龄和子文关系特别融洽,凡事都听他的话。因为子文是大哥,所以说什么美龄都听……我从没听她提起过子良和子安,当然这也许只是某种奇怪的巧合。美龄是个十分顾家的人,对自己的家庭感到非常自豪,只要不牵扯具体的事,家里人说什么都言听计从。她一有空就跟人讲她的两个姐姐,讲起她的父亲,也经常提到子文,偶尔说起她的母亲,但从来没有提到另外两个弟弟。

1917年美龄回到上海后,庆龄和孙文的风波已经平息。美龄一夜之间成了上海的名人。宋家当时还住在霞飞路的别墅里,那个地方对于举办各种聚会来说有点小了,美龄便责怪父亲为什么没有买栋大点儿的房子。后来有一次,一个中国人就该不该送女儿出国读书一事征求查理的意见,查理半开玩笑地说:“别把孩子送出国去。等他们留学回来了,就会看什么都不顺眼。他们会把什么都给折腾一遍……‘爸爸,我们为什么不买栋大点儿的房子?爸爸,我们为什么不装个现代化的浴室?’听我的,一定要把孩子留在国内。”

作为上海滩上的社交名流,美龄被提名到一些常见的委员会里任职。她接受了电影审查委员会和基督教青年会中的两个职务。基督教青年会刚搬进一栋新楼里,它旁边另一栋漂亮的大厦则是查理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所在地。

美龄回国正好赶上父亲的老朋友朱利安·卡尔来访。卡尔的妻子南妮最近刚刚过世,卡尔悲痛欲绝。查理知道后便建议他坐船到世界各地转转,顺便到上海逗留几天,好好放松一下。卡尔稍微考虑了一下便同意了。

卡尔乘坐的轮船抵达上海后,查理头顶平日里常戴的那顶灰色呢帽,身穿蓝色哔呢马褂,挺着连衣扣都无法扣上的大肚子到码头迎接“将军”的到来。他带着卡尔直接去了位于法租界的家中,把卡尔向宋夫人和所有的孩子们做了介绍。接下来的日子里,查理安排卡尔会见了步惠廉牧师,又带他参观了华美书馆以前购置的那些设备,以及商务印书馆所在的新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