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装疯到天父下凡(第3/7页)

当然,理文知道西玲并非单纯的旁观者。鸦片战争时,她曾同鲍鹏等外国商馆买办有过交往,帮他们走私鸦片。同时,她又与钱江、何大庚这些悲愤慷慨的读书人有着深交。她时刻都在行动,但她并不知道自己究竟在追求什么。她被卷进鸦片战争的旋涡,经历过异乎寻常的事,但本质似乎并没有变。她是个企图在行动中追求生存意义的女人。她拼命活动,试图让天地会和上帝会挂上钩。钱江、何大庚等旧交一向同天地会有很深关系,通过这个渠道,她对天地会施加了很大影响。而因为连老爷子的缘故,她更是个不可忽视的人物。大概最初西玲只想活动活动,但慢慢发现工作的价值,然后才产生一种使命感吧。

“北京?”西玲两眼望着天花板。这地名好像确实起了作用。说不上什么原因,她早就向往北京。遇事说不上原因,似乎正是她的性格。

“您不是想去国都吗?”

“那里可以从幕后透视全国任何一个地方,可惜鸦片战争时我在广州。”

“那您去北京吗?从那里可以透视桂平呀!”

“可是……”西玲眼睛一会儿望着天花板,一会儿又看看理文的脸,沉默了一会儿。

“现在我正在做的工作,不能丢下不管呀。”

“非得由您来做不可吗?”

“啊?”西玲好像遭到了突然袭击,根本没预想到理文会问这样的问题。

“可是,我已经开始做了。”

“您做的是什么工作,我大体可猜想出来。我能不能替您来做呢?”

“理文……”西玲目不转睛,凝视着他的脸,轻轻摇了摇头,但这绝不意味着否定。

“大头羊、大鲤鱼我都认识,罗大纲我在广州见过。至于李新妹,不久前,我还在她那儿待过……”大头羊、大鲤鱼都是天地会头目的绰号,大头羊名叫张钊,大鲤鱼名叫田芳。

“是呀。”西玲似乎已经妥协了。她和天地会头目们建立的密切联系,毕竟还是靠连维材的关系,若由连维材的儿子来接替,当然会更为有利。

“我和您看法一致,我也认为单靠上帝会来打天下,力量还是不够,若能把天地会和上帝会撮合在一起……”

“对!就要撮合在一起!”西玲急不可待。

“既然想法一致,还是由我这个年轻人来做更方便些。您只能派人去联系,而我可以亲自出马。”西玲是闲不住的人,她总要找些工作来做,这地方确实即将发生千载难遇的事,但到北京也是难得的好机会。

“是啊,你年轻,真羡慕你!”

“那就去广州吧。从广州乘船去上海很方便,父亲在上海等您。您什么时候动身?”理文想尽快把这事了结,磨磨蹭蹭,等她再改变主意就麻烦了。

“走之前,我得把已经着手的工作跟你交代一下。”

“对,我随时都可以,现在也可以。”

“还是快点好。”西玲挺起身子,她好像也在担心自己会改变主意。

理文为了说服西玲才说出与她一致的看法,其实,他们对天地会的看法一向有分歧。西玲主张一分为二。上帝会戒律严,有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但它组织牢固,团结力无比强大,把会员紧密联系起来的是信仰。相比之下,天地会有着江湖风气,不拘小节,作为一个组织,松弛散漫,往往一不满意就立即解散或参加其他帮派。天地会的原则是来者不拒,去者不追。上帝会纪律严是好的,但也有难以接近的一面。流民虽想参加,却因为要进行修养和戒律训练,终于敬而远之。它若想争取到大批足以打天下的民众还是有困难的。所以西玲认为,介于这两者之间才是恰到好处,最好是把两者糅合在一起。她正在为此努力。

理文则认为,中国的江湖侠义在王举志死后便全部堕落。他们没有远大志向,却带有浓厚的流寇习性。不过,他对天地会扩大规模的能力,也不能不表示佩服。要想打天下,还是需要人的。理文所考虑的,似乎是一个以上帝会为核心的反现行制度统一战线,糅合在一起的简单办法行不通,他期待天地会通过与上帝会合作而学习到严格的纪律,上帝会则减少宗教的排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