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战江口(第6/7页)

两军在江口交战时,李星沅还在柳州不动窝,仍用书信对前线将军下命令,而且向北京报告:“我们取得了胜利,虽然我方遭受了损失……”李星沅与向荣虽性情不投,但在编造假报告上,利益是一致的。既已向上面报告说取得胜利,那就必须要对得上茬。向荣心急火燎,急于要找太平军报仇。李星沅身在柳州,但很了解向荣焦急的心情。他在给向荣的信上指示道:“以静待动!”一个不在现场的人反而能更好掌握现场情况。

官军惨败,太平军因此也有些轻敌的情绪。首脑们开始认为,应当由守转攻,于是频繁地调动军队,开始进攻清军阵地。另一方面,政府也已意识到敌人的强大,他们起初看不起这些土农民、烧炭夫,现在却也不敢放松警惕了。清军援军虽不多,但武器和辎重却不断得到补给,包括从广州海关紧急送来的三十万两军费及许多大炮。

阴历二月初三至初五,太平军发动了进攻,结果战败,尤其二月初五,太平军损失相当大。他们不知清军已补给了大炮。二月初六,清军发动进攻,太平军已相当疲劳。

“根据预定计划,我们应该北上,从目前形势看来,是时候放弃江口了,眼下应当考虑如何更好地撤退。”杨秀清道。

“不狠狠地再敲他一下,总觉得有遗憾,好像打败了似的。”石达开总有种要决一胜负的情绪。

“不能感情用事。”杨秀清软软地反驳。

江口战败约十天后,广西巡抚周天爵来到柳州。

“又来个可恶的家伙!”李星沅一清早就开始喝酒,否则就支撑不住。

周天爵已快八十了。他为人正直,于己无愧,但对别人很是粗暴,人们评价他“忠直有余”。在做漕运总督时,他因伪造关防(公印)而被降职,他索性借口有病辞职还家。这七年间,他一直赋闲在家。新皇登基后,经杜受田推荐,他重返政界,作为被革职的郑祖琛的后任,当了广西巡抚。

杜受田曾任协办大学士和工部尚书,更重要的是,他曾是新皇的老师。担任这职务不但要教皇帝读书写字,还要教他如何获得父皇的认可。清朝皇位由皇帝指名,和长幼顺序无关,咸丰帝能获得父亲认可,杜受田功不可没。

“我后面有帝师杜受田。我什么也不怕。”周天爵为人实在,里外如一,毫不遮掩,“李星沅这小子算什么!他中进士时,我已由知府升为按察使了。他善于钻营,青云直上,没什么了不起!”他虽未把这话说出口,脸上却已满是偏见。到任后,周天爵第一件工作便是调查郑祖琛。李星沅对郑一向同情,他想尽量把报告写得对郑有利,但报告却不是他一人能写的。

“情况很复杂,这个时期由谁来当广西巡抚,恐怕都无法阻止匪徒的出现。”听李星沅如此言语,周天爵变了脸色。

“哦?你的意思是,谁当巡抚都一样?笑话!我周天爵来当也一样吗?若是老夫,什么上帝会,没等它成气候就把它端掉了!居然说谁来当都一样,简直岂有此理!”

周天爵这么一说,李星沅也动了肝火。

“不过是个人拙见,莫非说说也不成?”

“不是不成,是不可说不成体统的话。”周天爵咬住李星沅不放。

李星沅怒不可遏,突然起了酒瘾:“我有点事。这问题以后再争论吧。失陪了。”他回到自己屋里,取出酒壶。白酒在碗里发出强烈的酒气。他闭上眼,咕嘟咕嘟喝起来,拿着碗的手却一直在抖。

“尽管比我年长,征讨广西匪贼的主帅是我呀,我是钦差,那老家伙不过是来辅助的,可是他竟敢用那种口气来说话!太不像话了,怪不得人们常说他残暴不仁!”李星沅一边喝酒,一边嘟嘟囔囔,自言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