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离死地(第2/6页)

“回桂平吧!”杨秀清决断。这是往回走,要重新寻找北上的路。不过,进军象州绝不是白跑路,除了熟悉地理,沿途还增加了兵力,太平军每移动一次,兵力都要增加。

终于,军队从象州返回武宣,循原来路线回到了紫荆山。

“我们是准备受包围才回来的。”冯云山向头目们解释。

“为什么明知要被包围还回来?”

“为了突破这种包围。”

“不明白。”

“会明白的。同样是突破包围,在熟悉的地方突围要容易得多。我们熟悉紫荆山乃至整个桂平,在这里一定会有突围北上的机会。”冯云山充满信心。

这信心来自他对实际情况的考察。连理文和李新妹担负了调查突围路线的任务。这条路线是穿过五洞山近道,由平南县思旺到官村,从这里北上,奔赴永安。从官村往北就是花洲山人村,那里是太平军十分熟悉的地方,那里没有清军,团练也没有。

“咱俩会被误会为夫妇吧?”李新妹道。他们单独活动,经常碰面,交换情报。

“不太像吧。”理文苦笑。

“这一带有许多妻子比丈夫年纪大的。”

“新妹也想当妻子吗?”

“我们生活的时代太糟。应当把这世道改造好些,你说对吧?我们正为此而经受这么多的劳苦,你说是这样吧?”新妹逼问似的说着,眼里闪着光辉。

理文不知怎么,竟由新妹的眼睛联想到父亲。是因为他们目光相似?还是由于他们都想为下一个时代创造个好世道呢?

新妹打扮成卖艺的,通过变戏法来吸引人,以此收集情报。山村人民淳朴,不会撒谎。一个老头儿磕着烟袋灰说道:“以前是热闹的,如今小伙子们都叫当官的带到远处去了,村里就冷清了。没了年轻人,就没有生气啦!这可怎么办哟!……”

理文化装成收购木材的商人,雇村民砍伐树木。他先付一部分定金,取货时再付余款。他让村民尽量砍靠近路边的树,说是“容易搬运”,其实是为了太平军从此北上时,若遭到清军追击,可在路上设置障碍。砍树便是为了收集制作障碍的材料。

“这是一点酒钱。把砍倒的树锯成两段。”这样一来,随时都可以用。

为了让人们误以为上帝会造反的风暴已经过去,两人还到处散布说上帝会的人已经过了象州,正从柳州奔赴桂林。

“他们还是要逃进紫荆山老巢,咱们追!”乌兰泰大声喊道。

江忠源率领的湖南志愿军比钦差大人迟了五天到达桂林,受钦差大人的命令,就跟在乌兰泰的部队后面听候差遣,但乌兰泰故意装作不知道。“哼!不过是农民军,顶个屁用!”乌兰泰优越感十足,他觉得有农民参加是对禁军的侮辱,因此他最担心的不是太平军,反而是江忠源。尽管塞尚阿告诉过乌兰泰,江忠源是他向皇上求来的,甚至亮出了遏必隆刀,但乌兰泰嘴上不说,心里并不打算起用这支军队。然而越是不理睬,反而越是放心不下。他脑子里总想着江忠源,连他自己也生起自己的气来。

乌兰泰在武宣县东乡咬住太平军的殿后部队,击溃了其中一部分。但太平军先头部队这时已到达了桂平新墟。

太平军故意把阵势摆得很长。

韦昌辉所指挥的一部分太平军企图渡过桂平思盘江,但被李孟群军队赶了回来,这种行动看起来多余,其实并非如此。杨秀清他们早就做好渡河作战会失败的思想准备。清军企图包围太平军,但兵力不多,要想用有限兵力来进行包围,就必须要尽量缩小包围圈。太平军看透了清军这一弱点,于是努力拉长战线,扩大对方的包围圈,包围圈大了,敌兵相对地也就变得薄弱了。

先头部队准备渡思盘江,殿后部队却还在东乡。太平军有意把队伍拉长,清军也不得不接招儿,两军在各地都有接触,但局部接触并未构成大规模交战。清军占优势也是必然,因为杨秀清早已指示太平军“不必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