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的密使(第3/8页)

“如果你去报告,将会产生什么结果,你想过吗?”理文问道。

“东王会马上去进攻天王府,或者又使用‘天父下凡’那一招。”

“你们不要说啦!”新妹高声叫起来。

“我不想报告东王,一点也不想。”谭七挺了挺胸。报告东王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小刀会有许多事叫人没法说啊!”理文道。

小刀会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帮派之争,而不是没有外援。

“东王的性格又是那个样子……”谭七说罢叹了口气。

理文一直在观察太平天国,他明白谭七叹气说的这句话有多大分量。洪秀全离开紫荆山,去广州释放冯云山,这就是失败的开端。拜上帝会失去教主及主要助手,权力从此为杨秀清所垄断。拜上帝会若是政治团体,杨秀清恐怕早已把它全部据为己有了。但它是个宗教团体,杨秀清在宗教问题上缺乏信心,或许正因如此,他才欢迎洪秀全和冯云山回来,而努力将自己插在他二人中间。洪秀全、杨秀清、冯云山这样名位顺序的排列,以及冯云山阵亡这一出乎意外的事实,都曾大大震撼了太平天国。

不甘居他人之下——恐怕谁都如此,但杨秀清这种情绪更为强烈。杨秀清可以说已达到了骄横的顶点。天王根本不外出露面,东王也很少走出东王府,他们大概认为,权威人物就不应当让民众多看到自己的庐山真面。东王偶尔外出,就要带上上千名衣着华美的随行人员,比之诸侯,还要隆重,小题大做。

在金田村时,拜上帝会的领导人们寝食与共,彼此间有着超过骨肉的感情,遇事就聚到屋子里,各抒己见,共同协商。占领南京后,却变得四分五裂。天王府、东王府、北王府都有自己的办事机构,这样若不产生帮派,反而是奇迹呢。各帮派的核心都是该帮派主要人物的骨肉亲人,这些人来自广西偏僻山村,缺乏教养,狐假虎威,嚣张跋扈。

“我从这儿过,你竟敢坐着不动,你应站起来向我施礼!”杨秀清的老同叔(父亲的堂弟)冲秦日纲的马夫大声怒吼,那马夫立时被“鞭打二百”,并被押送到黄玉崑那里。

黄玉崑是桂平人,在衙门里走动过,为别人代写过诉讼状,所以有点法律知识,在老人中算有学问的。当年营救冯云山,他有一份功劳。另外,他的女儿是石达开的妻子。如今他官拜夏官正丞相,兼管天国司法。

“哦,已打了二百鞭子,这就行啦,不必再给什么惩罚了。”黄玉崑如此裁决。

老同叔大怒,跑到杨秀清面前道:“我把那马夫送到黄玉崑那儿,是要他再受惩罚,让他知道东王的威严。可是,黄玉崑不听,这不是瞧不起你吗!这事若放置不管,将关系到你的权威。要严惩不贷,这也是为你本人着想啊!”

“明白了。”杨秀清答道。

在杨秀清看来,只有当所有人都跪伏在自己脚下时,天下才会属于自己。半年前,他利用天父下凡,企图杖打天王,但看到大家求情,他觉得夺权为时尚早。他早就考虑过利用传统“禅让”的方式,从洪秀全手中夺取天国元首的地位。但他并不打算慢慢等,他用了最大努力来提高自己的权威。杨秀清是实力的信奉者,认为一切都靠实力。拜上帝会也不过是一种实力,所以他才参加了。后来,被清军俘获的李秀成曾供述,杨秀清从不相信基督上帝。杨秀清一切的努力都用在了显示自己的实力上。现在有人要宽大处理对自己的老同叔无礼的人,对这种人,必须狠狠给他一槌,“东王可怕”的声音将会因此遍及太平天国,这样谁都要跪伏在自己面前。老同叔狂怒不已,但杨秀清的措施却绝非感情用事,他自有打算。

杨秀清命石达开逮捕黄玉崑——自己的岳父,他想考验一下诸王中据说最有人望的石达开。可是,黄玉崑愤慨地上书辞职,燕王秦日纲及实际处理行政事务的陈承熔,也都辞职表示抗议。东王已无后退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