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1章 继往开来(104)挺而走险(第2/3页)

“首辅,在颖川我也仔细观察了,颖川的确变化很大,但很多东西,比方说税收,便维系在与对面颖水汉人的交易之上,一旦汉人切断这条线,还是困难很大的。”

“这便是檀锋的聪明之处了,现在他不惜拿低做小,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范睢叹了一口气,“你到对面去看过了吧?”

卓姓将军点点头,“我偷偷化装潜入进去看过,说句实话,我很震憾,特别是他们的基础建设,驰道四通八达,这样的天气之下,居然连道上的积雪都清扫得干干净净,听说这都是他们请人付钱做的,只是为了保证交通,光是这,只怕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汉人政府连年欠钱,从来就没有听说过他们的国库有多少盈余,钱去哪里了?都在这个上面,修路,铺桥,水利,大把钱的投下去,眼下看起来是撒进了水里,但从长远看来,却是利国利民的大事,高远说过,要想富,先修路,他当真是贯彻了这一点,横贯南北的交通大动脉早已修通经年,而贯通东西的交通要道,明年就可以完工,汉国如此庞大的疆域,却在短短的数年之内,便完成如此宏伟的工程,让人不得不佩服,这两条交通大动脉的贯通,不仅是促成国内的繁荣,交流的便利,即便是军事之上,也有着莫大的战略意义,你是将军,当知道交通对于军队的重要性。”

卓姓将军点点头,“是的,当初从蓟城往积石城,便是骑兵,也需一个月以上,这还要在后勤体系保证的情况下,但当年李大将军进草原的时候,仅仅半个月时间,高远就调集了大量的军队驰援,就是这个原因了。”

“汉国的国力,已经远非现在的我们能比的了。”范睢沉痛地道:“我们落后太多,现在开始改革,即便成功,在很长的时间之内,我们也只能委曲求全,俯身做小,静候时机。”

“大人,您也太悲观了吧?”卓姓将军道:“只要我们的军队还强大,也许一场大胜仗,就能扭转一切。”

“也许吧,不过我并不这样看。”范睢叹道:“一场战争的胜负伤不了汉国的根本,他们的动员能力,他们的经济能力,注定了他们可以迅速动员起庞大的力量来应对,倒是我们,一场仗也输不起了。”

“首辅大人,这一次我潜到颖水,看到了汉国的新钱,花花绿绿的纸票子,就能当成金银来用?我看那里商人也好,百姓也好,都好像并不担心。”

“你说的这种票子是汉国的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范睢头瞧着马车的顶壁,沉思半晌,“现在我还搞不清楚这里面的利厉关系,但想来,对大秦也绝对没有好处。你想想,秦国商人到汉国进货,拿着真金白银,换来的却是这种纸张,说穿了,这纸张其实一文不名,如果有一天汉国政府宣布作废,这纸你拿来入厕都嫌硬。”

“他们本国人就不担心么?”

“这涉及到国家信用问题,高远名声正隆,老百姓也好,商人也好,都相信他,他以前靠借贷度日,每年都发行债卷,按时清本付息,已经积累了良好的信用,这一点,我们倒是可能借鉴。”

“我看到不少的秦国商人也在汉人的银行之中存钱,这不是什么好事啊,要是以后秦国人都用汉国的钱,只怕后患无穷。”卓姓将军摇头叹道。

“你能看到这一点很不错了,其实你也应当了解,不少咱们大秦的豪门富绅都将自己的钱悄悄地往汉国转移,存到他们的中央银行,换个角度,也就是说咱们国内的这些人,自己都不相信咱们大秦能赢了,再替自己找后路了。”范睢有些悲哀地道:“所以说,如果不变革,我们离死还远吗?”

“伸头也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所以只能铤而走险,首辅大人,是这个意思吧?”卓姓将军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