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2章 汉旗天下(55)勤王(第2/3页)

在他面前的桌上,摆放着三封信件,一封来自于路超,起兵叛乱的路超自然不会忘了这位低调的统兵将领,在信中,路超呼吁周玉起兵响应他一起清君侧,等到诛杀了奸贼范睢之后,承诺给予周玉封候的待遇,并一起扶佐大王重振朝纲,可周玉又不是小孩子,他已经经历了数次的军事政变,当然知道这里头暗藏着的意思是什么。另一封信来自檀锋,这位从在燕国时便与他一时焦不离孟的搭档,在檀锋鸠杀前燕王姬陵之后,两人便分道扬镳,再也没有了联系。不过这一次檀锋也写来了信件,倒不是为了拉拢他,而是诚恳地告诉他周玉,眼下起兵勤王绝不是什么好主意,最好的出路便是拥兵自重,暂缓一切行动,却等到咸阳与路超分出个胜负来之后再行决断。

第三封信自然便是来自咸阳的王命了。

帐下数十位将领一个个也是面面相觑,周玉毫无隐瞒,将这三封大相径庭的信件给予了众人传阅。

“各位将军,滋事体大,周某不敢贸然做下决断,这关系着我们数万大军以及各位将军的身家性命,所以周某想请各位一起来拿个主意。”周玉看着众人,缓缓地道。与路超,檀锋不同,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将手下的这支军队化为自己的私军,这几年来,他做的最多的就是团结身边的这些将领。

这些蒙恬时代留下来的将领们,也从最初开始对周玉的排斥,慢慢地开始接收这位外来将领,蒙恬一死,其它有影响的诸如徐亚华等都被远远调走,留在南方的这些将领,互相之间本来就不服气,任谁上位,其它人都会不服气,倒是周玉这个人成了各人之间的缓冲,数年下来,众人也慢慢的被周玉一一折服,倒也心甘情愿地跟着这位待人宽厚的大将了。

此刻信件在各人手中一一传阅,却没有任何一个人敢随意发言。

三封信件在众人手中传了一圈之后,又回到了周玉面前的大案之上。迟疑半晌,老将谭维站了起来,“周将军,我们这些人都是些粗人,不像周将军你,文武双全,有见识,咱们也都服气你,你拿个主意吧,老谭看起来,这谁都说得有道理,路超那边许官封愿,如果跟他干,成功了大家或许能有一个好前程,檀锋说得拥兵自重也不错,将来不管谁赢,也不管拿我们怎么样,至少咱们能守住这一块地盘,但说到最后,咸阳毕竟是咱们的王都,大王也是我们大秦的王,咱们也吃得是大秦的俸禄,不救也说不过去,反正老谭我是糊涂了。”

“老谭说得对,周将军便拿个主意吧,这些年来,咱们这些人要是没有周将军的护持,指不定早就被剥了盔甲,赶回去种田了,反正我是跟着周将军干,周将军仁厚人,不会亏了我们这些人,这些年来,我是看透了这一点的。”另一个也站起来大声道。

“多谢众位兄弟的看重。”周玉站起身来,冲着众人拱拱手,眼光扫视着帐内的将领,从桌上拿起了一封信,道:“檀锋所言,看似有理,实则上对我们而言,却是最为不可取的,我们这里不是颖川,没有他那样雄厚的根基,我们的所需,都来自朝廷和地方的供给,一旦我们拥兵自重,不论是谁最终取胜,我们都没有好下场。只消断了我们的军饷补给,我们就是死路一条。”

随手将檀锋的来信撕得粉碎,一扬手,面前顿时下起了一阵纸雨。

“路超狼子野心,虽然打着清君侧,诛奸佞的旗号,但他到底想要干什么,我想大家都是清楚的,此人深受国恩,为两代大王所器重,眼下汉国势大,咄咄逼人,他去为了一己私利而置国于不故,起兵造反,他干这件事情,如果说没有与汉国高远勾结我是万万不信的,否则汉国怎么会取了卢宾之后就按兵不动,甚至大量撤走部队?当真是因为王剪?先不说王剪有多大的实力,只说王剪想要攻击汉国便要跨越茫茫大漠,这值得高远将他第一军区的部队大部分都撤走吗?这只不过是高远让路超放心地造反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