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大泽起龙蛇(第8/11页)

洪洞县里无好人

 

接到进攻闸北未果的报告后,军令部部长博恭王很觉意外,同时也备受打击。

必须注释如下:“博恭”是名字,“王”跟“亲王”类似,但是比亲王要差,说明他是裕仁天皇的远亲,不是近亲。

如果闸北拿下了,博恭就有资本在天皇面前显摆一下了。

就算是远亲,咱也是实在亲戚,同样能像陆军那样,帮陛下您撑起一片天。

可是偏偏败了,你说有多晦气。

都是这个盐泽无能,撤了他,换一个更好的。

在陆相(内阁陆军大臣)荒木贞夫召集海陆军头领开会时,博恭表示他将派野村吉三郎中将取代盐泽少将,并由野村率领由三艘巡洋舰组成的第三舰队赴沪增援。

荒木满意地点点头,又转过头看着参谋总长,问他那里可以出多少人。

这时候参谋本部的头头已经换了,不再是那个金谷范三大将。

因为金谷参谋长被认为在对华作战上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特别是在关东军进攻东北的整个过程中没有“雄图大略”,不仅帮不上忙,还拖了后腿,所以早已于1931年年底被撤换了。

现在的参谋总长是载仁亲王。与博恭比起来,载仁的身份和地位就要显赫多了,不仅是亲王,还是裕仁天皇一族的,你没见名字后面也拖着一个“仁”吗。

见陆相问起,载仁倒也落落大方,一口答应可以派兵,而且派好兵,由金泽第九师团和久留米混成第二十四旅团赴沪作战。

荒木一一记录下来,随后经内阁会议研究(其实就是过一过程序),上奏裕仁天皇待批。

事后,军令部部长博恭却左想右想不对头。

洪洞县里无好人。陆军那帮粗鲁的家伙会对海军这么好吗?不可能,一定是包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祸心。

想了好久,他忽然恍然大悟,如梦初醒。

敢情这帮小子是要到海军的地盘上来分一杯羹,由他们陆军来指挥我们海军!

真是太过分了。让你派兵是给你面子,还想喧宾夺主,做你的春梦去吧。

他马上去找载仁亲王。

咱们先得把话说清楚再出兵。

师团就不用派了。上海巴掌大地方,派这么多部队去,还嫌刺激英美“鬼畜”(日本人背地里对西洋老外的叫法,相当于我们称日本人为“鬼子”)不够是不是。

你只要把那个混成旅团派给我就行。

对了,还忘了提醒一句:来了以后得由我们海军指挥,怎么用,如何打,要听我们的。

载仁一听,脸马上仰了起来,只给博恭看下巴。

调一个旅团给海军指挥?你把陆军都当傻瓜了吧。

我们陆军作战,从来都是根据战场形势和需要来派兵的,用不着别人来指手画脚,而且增兵方案,天皇都快批下来了,你这时候还要改来改去,究竟是何居心?

话不投机,博恭气呼呼地拂袖而去。

博恭一走,载仁就传下命令:原拟增援的久留米旅团就地待命。

你不是想把我的旅团拿去免费用吗,就不给你!

博恭梗着脖子回到军令部,脸色铁青。

还不信了,没了你张屠户,我就只能吃带毛猪?非得做点样子让你们看看海军的素质和能力有多高。

神行太保

 

海陆军闹别扭,第二批援兵一时就来不了上海,但蔡廷锴还是看到了新的危机。

日本海军约三十余艘战舰停泊于吴淞口外,随时有向吴淞炮台进攻的可能。

吴淞口是长江和黄浦江交汇的地方。守住这里,就等于扼住了敌方登陆作战的一个重要咽喉。

所以从鸦片战争开始,这里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从鸦片战争开始,吴淞炮台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当年水师提督陈化成就是在吴淞口古炮台跟英国舰队死磕的。那一战也是打得惊心动魄,最后连同陈老爷子在内,整座炮台都给牺牲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