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7章 收权(第2/3页)

“呵呵,梅省长没休息好,可别怪我,要怪就怪唐加少和毕鹏。”夏想打了个埋伏。

梅升平果然如夏想猜想得一样,一下就听出了埋伏:“毕鹏?毕鹏怎么了?”

毕鹏是付先锋提名的市长候选人,梅升平不敏感才怪了。

“纪委准备对毕鹏采取强制措施的时候,却发现他已经潜逃了,据可靠消息,他现在人在楚省……”夏想不是为梅升平挖坑,而是故意试探梅升平的反应。

还好,梅升平比以前沉稳多了,没上当,说道:“只要你开口,楚省肯定要配合兄弟省份的反腐工作。夏书记有什么要求尽管说……”

好一个梅升平,又将球踢了回来,不肯表露出急进的一面。

夏想反而笑了,梅升平和付先锋性格之中有相似的一面,就是关键时刻不会手软。但梅升平和付先锋的投机和阴险又有所不同,他还有耐心等候的优点。

“我代表湘省省纪委,请求梅省长下令抓捕毕鹏。”夏想郑重其事地提出了请求。

“我代表楚省省委、省政府,接受湘省方面的请求。”梅升平也公事公办地给出了正面答复。

随着夏想和梅升平之间的通话完毕,楚省又一场围捕之战,在半个小时之内,就全面展开。

上班后,夏想紧急召开了纪委常委会议,再三强调纪委的保密条例,就几次明显的泄密事件提出正面警告,声称一旦发现是谁透露了消息,必将严肃处理。不管是谁,他一律上报省委和中纪委,绝不姑息。

夏想的正面警告非常严厉,而且又是在会上当众提出,李从东就很配合地目光不时地在林华建脸上扫过,弄得林华建很恼火,却又不好发作,否则就是不打自招了。

陶河江就不失时机地提了一项建议:“夏书记,我建议每个常委都签署一份补充保密协议,以人格和党性担保不会透露纪委的内部机密。”

其实纪委的高级干部都签署过相关的保密协议,陶河江的提议也有一定的可行性,夏想就点头说道:“河江同志的提议很有创意,我的看法是,补充保密协议不涉及政治,只以个人的人格和声誉来签署,相当于是一份人格试卷。”

其实协议事小,借机检验他在纪委内部说话的分量才是关键所在。

纪委的11名常委,林华建不置可否,另有4人反对,认为没有太大意义,另有4人赞成,还有2人没有表态。

夏想心中大概有了底,他在纪委之中已经初步站稳了脚跟,但要让更多的人心服口服,还需要查办一两个大案要案!

好吧,唐加少和毕鹏,你们就是用来立威的炮灰,如果是在古代的话,你们很荣幸,就是用来祭旗的人头!

最后决定,由陶河江起草协议内容,所有纪委常委人手一份,必须签署。

随后,就双规毕鹏和唐加少的问题,由陶河江做了简短汇报。之所以说简短,是因为陶河江汇报时并没有具体说明掌握了多少证据,只说根据夏书记的指示精神,等等,就让在座的常委感到了寒意,夏书记已经开始着手全面收权了,有些事情是上了常委会通报,但核心秘密,就只有夏书记信得过的几人才有权知道。

林华建也得出了结论,纪委常委中,至少商江、李从东和陶河江已经积极向夏想靠拢了,还有吕国忠、贾路峰、栗风集三人也在摇摆之中,如果再让夏想借毕鹏和唐加少的事件大做文章,就有可能一举奠定他在纪委之中的绝对权威。

不行,一定要让唐加少和毕鹏远走高飞才行,抓不住人,夏想再发火,再怀疑纪委有人通风报信也是无用,怀疑归怀疑,他又没有证据。只要败了,就会让摇摆的人停止向夏想靠拢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