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6章 谁在幕后(第2/3页)

所以夏想很聪明地将事态掩埋,并且让宫小菁悄无声息地离开齐省,并不仅仅是为了保护何江海,而为确实是为了齐省大局大想,同时,也是为了保护宫小菁的安全。

甚至夏想也猜到一点,宫小菁掌握了众多本土势力包括何江海隐秘一事,何江海恐怕并非一点也不知情,而是故意假装不知,就想将宫小菁当成定时炸弹。

而让夏想遗憾的是,他充当了拆弹手,准备将宫小菁引发的危机拆除,周鸿基却趁他不在齐省,又将手伸向了炸弹。周鸿基怎么就不仔细想一想,为什么他没有拿宫小菁的事情大做文章?

又为什么何江海在周鸿基出手之后,一直假装全不知情。

何江海是聪明人啊,他躲在医院不出,一为养病,博取同情,毕竟儿子不在了。二为躲得远远的,坐看周鸿基想要置他于死地的种种手段,就等周鸿基触发雷区,然后隔岸观火,要看周鸿基怎样被齐省人民战争的大火烧死!

周鸿基上当了,上了老奸巨猾的何江海的当了。

或许周鸿基一直认为何江海为人过直,不懂迂回,没有阴谋诡计,那他就大错特错了,何江海如果没有驭人之术,怎能成为齐省本土势力的领袖?又怎能在齐省十几年屹立不倒?

再者说了,何江海毕竟比周鸿基在齐省多呆了几十年!

几十年,就是一个处级干部也能编织出一张无比庞大的关系网。

又说不定,宫小菁就一直是何江海的一枚棋子,是为了借宫小菁之手,掌控本土势力许多人物的隐私,而宫小菁并不自知罢了,否则以她一个小小的服务员的水平,怎能在别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之下,掌握了大量证据?

更说不定,宫小菁之事被夏想察觉之后,采取悄然转移的处理手法,一下让何江海无法适应,一直没有想好应对之策,结果,周鸿基的出手为他制造了一个绝佳的机会,于是,周鸿基前去螳螂捕蝉,何江海却只需要暗中放出消息,必然会引发齐省本土势力的恐慌,他就成了黄雀在后。

周鸿基此去燕市调查宫小菁,怕是被人牵了鼻子!正中了何江海之计,因为何江海巴不得宫小菁事件在暗中形成潜流,真要引发齐省本土势力大恐慌的话,周鸿基就真的惨了。

夏想琢磨着一会儿要找周鸿基谈一谈,含蓄地点一点有些事情不要操之过急,否则容易引发严重的后果,不料邱仁礼却有事找他,他只好先和邱仁礼面谈。

因为邱仁礼要谈及袁旭强退下之后的人选提名问题,中组部已经正式通知省委,近期将会前来齐省考察鲁市市委书记人选。

夏想为之一惊,吴才洋好快的动作。

惊讶之后,他也暗暗赞叹吴才洋果然是中组部部长,说是要提名谁担任鲁市市委书记,还真有权威,如此说来,总书记也让步了?

还好,夏想做事情也讲究先入为主,昨天一回鲁市,他就和李童通了一个电话,含蓄地一提鲁市市委书记一事,李童一听之下,当即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儿,十分高兴,说什么也要请夏想吃饭,可惜夏想当时已经答应了周鸿基,就婉拒了李童。

吃不吃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情已经传达过去就行了。

除了和夏想商议鲁市市委人选提名之外,还有省政府副省长的提名问题。

夏想听了大感不解,中央在副省级干部的任命上,似乎对齐省省委的意见太在意了,上次让省委提名副省长人选算是过场的话,此次再提,显然就是郑重其事了。

又一想明白了什么,中组部尊重的不是邱仁礼的意见,因为邱仁礼毕竟不是政治局委员,而是间接地表达了一个意思——尊重齐省本土势力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