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挽狂澜:郭子仪单骑盟回纥(第4/4页)

药葛罗一听到“所掠之财不可胜计,马牛杂畜满山遍野”这句话,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对啊,与其跟唐朝为敌,一个州一个县的辛辛苦苦去抢,还不如把吐蕃人抢来的东西一股脑儿全给劫了!奶奶的,如此省心省力的大好事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药葛罗越想越美,赶紧一脸正色说:“我被怀恩所误,差点铸成大错,实在对不住令公。请令公给我一个出力的机会,我一定击败吐蕃人,以此将功赎罪。”

郭子仪单人独骑、三五句话,就把来势汹汹的回吐联军给摆平了。

唐回双方把盏盟誓,握手言和。一场迫在眉睫的大战役就此烟消云散了。

吐蕃人得到唐回结盟的消息后,大为惊骇,当天晚上就拔营而逃。唐回联军合力追击,在灵台(今甘肃灵台县)西郊大破吐蕃军队,斩杀万余人,夺回大量财帛,并救回被掳掠的男女四千人。

随后,仆固怀恩麾下的一些骁将自知难有作为,遂陆续归降朝廷。

至此,仆固怀恩之乱宣告终结。

“郭子仪单骑盟回纥”的一幕,从此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经典战例。

仆固怀恩败亡了,回纥人和吐蕃人也都走了,代宗李豫终于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可是,天下能从此太平吗?

永泰元年的深冬,代宗李豫伫立在历尽劫难的长安宫阙之上,伫立在二百八十九年的大唐王朝的历史中途,看见此前一百四十七年的帝国往事在他的视野中渐行渐远——无论是旧日的繁华与荣光,还是曾经的无奈与苍凉,都已泛黄枯萎,随风而逝。

未来的岁月,李唐王朝能否远离血火与刀兵的劫难,能否重现昔日的辉煌?

李豫不知道。

他只知道,此时此刻的大唐帝国,与安史之乱爆发以前的大唐帝国相比,已经面目全非、判若天渊了。

李豫清楚地记得,天宝十三载(公元754年),也就是安禄山发动叛乱的前一年,天下有户口九百余万,人口五千二百八十余万。然而,到了史朝义败亡后的广德二年(公元764年),户部呈奏的普查结果是:天下总户数仅余二百九十余万,总人口只剩下一千六百九十余万。也就是说,经历了一场安史之乱,帝国的总户数就减少了六百余万,总人口锐减了三千六百万,整整丧失了三分之二!

三千六百万……这是多么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啊!

不,这不是数字,这是三千六百万条有血有肉的生命,这是三千六百万个鲜活生动的灵魂!可他们就在这样一场空前的浩劫与灾难中消失了,就这样被历史佬儿的无情之手一下子抹掉了……

李豫感到了一种浸透骨髓的无奈和悲凉。

他不敢再往下想了。

他只能默默地向天祈祷,祈祷李唐王朝能够在未来的岁月里四海升平、帝祚永昌。

此刻,凛冽的北风正在龙首原上驰骋呼啸,四方的浓云正在长安上空奔涌漫卷。辽阔苍茫的天地之间,这座历经劫难的大唐帝京,看上去显得无比的渺小和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