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无法直立(第5/10页)

那天晚上,孙兰介绍这位校友给我的真正意图,是要让他帮我“运作运作”。她觉得我太迂腐了,要是早点“运作”,8年前就应该是副局长了,考得再好,不一定被重用。这跟古代科举不一样,科举是一张卷子说了算,这个的关键是后面的“面试”,里面的水就深了。

许博士说他在昆明认识一位重要人物的太太,经常陪着那位太太打牌。那位重要人物对太太很好,到中央开会,太太总是跟到北京玩。重要人物开他的会,许博士他们几个密友,白天就陪着太太逛街,晚上在宾馆陪她搓麻。那位太太搓麻的瘾特大,水平特高,大多数时候都能赢,呵呵,你不服不行啊,没有点实力,你想常陪那位太太,门儿都没有。可他许博士,都是贵太太每次点将跟着的!可见水平和实力,不是虚晃的,这个,你懂的。许博士承诺,会尽快回昆明找那位贵太太,陪她“狠狠打一次麻将”,把我的事跟她讲一下,就说我们是亲戚,让她关心一下,给市里的主要领导推荐一下,确保这次考试顺利过关。

我觉得这是一次机会,可心里还是很不安。晚上回来我跟孙兰说,我们没有什么存款,人家陪打麻将是要花大钱的。这个人情欠下来,怎么还啊!孙兰笑着说,你真是越混越呆了,人家找上门来,这不明摆着培养你,看好你,你有了大好前途,还怕没有机会报答他呀。

我至今不知道许博士在昆明到底有没有“下药”,下了多少“猛药”。

据孙兰回来透风,许博士连续陪贵太太打了两个晚上的麻将。第一个晚上输掉了十几万,贵太太突然说肚子饿了,就不打了,出去吃夜宵,没有捞到机会说这事。第二天他们继续打,许博士又输掉了三十几万,太太很高兴,打完麻将又出去泡脚。许博士看她兴致高,就跟她说了自己“亲戚”参加公选考试的事。太太立即表态,一定关心。

我无法不相信孙兰的话,真的,怎能不相信呢?反正后来我顺利通过了笔试和面试,当然笔试我知道自己完全没有问题,但大有弹性的面试和后来的考察,我都顺利通过,总不是鬼使神助的吧。最出乎意料的结果是,市委没有把我录在体育局副局长的位置上,而是让我直接到组织部报到,担任组织部副部长。同是副职,可组织部副部长的分量之重,是体育局副局长望尘莫及的啊。这份意外让我惊喜万分。从此,我对许博士感恩戴德。

我的人生就此改写,进入了辉煌。不过,你也可以说是堕入了疯狂。辉煌,疯狂,我老家方言一读,差不多吧,有意思,两重天,一步之遥啊。

4

两次应试,完全不同的命运答卷。45岁,我彻底摆脱了中年危机,走上了组织部副部长的岗位。我并没有能正视这种人生的跃升,是自己工作努力、才华兑现、资历积累的一种结果,是国家用人和组织选人花落我家的幸运。而是,完全把它看成是运作的结果,看成是生命中遇到贵人,遇到许博士这样的热心朋友的必然结果。由此,我也颠覆了自己,重新确立了一个很可怕的仕途观,认为工作好坏对自己的升迁不那么重要,人生转机的关键是要靠运作,要能找到通向上面的路子,找到一只无形的“如来大手”,不断把自己托起来。此后的几年,我从原先的埋头苦干的书呆子型的干部,变成了一个整天东张西望、拉三扯四的鬼精明官僚。

我们许多人把自己体制内的干部看得过于优秀,都认为自己肩上扛着聪明过人的脑袋,背靠庞大的体制,凡事没有把控不了的。其实,各行各业,何处没有精英啊,中国的聪明人是无缝覆盖的。真的,我结交的许博士,就是这么一种体制外的聪明人,加上他的心智厚黑,在社会上摸爬滚打,阅历不菲,我们的长项他有,他的长项我们未必有。我们毕竟受体制管束,无法放开手脚做一些出格的事。但许博士这样的人,就无所顾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