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西方大门(第4/5页)

此时的蒙古,敬天为父,敬地为母。蒙古人都相信自己是承天命而生的苍狼后裔。楚材希望通过让蒙古人信教,将这些狼变为猪。

但是,贪婪地吸收着异国文化的成吉思汗,对于异国的宗教则持顽固的排斥态度。他知道信仰是精神的核心,用武力和权威都无法改变。

“有一些人不会为了国家、主人和家人而死,却愿意殉身于自己信仰的神佛。蒙古的这些苍狼在战场上流血牺牲,也不是为了我,而是为了长生天。”成吉思汗说道。

“大汗此言差矣。正因为大汗信仰长生天,百姓才会相信长生天。如果大汗信仰基督,则百姓也会信仰基督。”楚材举出了脱斡邻勒的例子。

“既然已经有了长生天,为什么还要信仰基督?”成吉思汗有些不解。

“西方人多信基督。要想吸收西方的文化,就必须学习基督教。”

“没有这个必要,我并不想通过神佛支配他们。”成吉思汗放声大笑。

成吉思汗知道用信仰来统治被支配的民族是愚蠢的。即便侵入对方的领土,也不可能侵入对方百姓的心灵。所以,成吉思汗的目的是夺取领土,而不是支配当地居民的精神。

统治者和掌权者往往会产生错觉,认为支配百姓心灵的宗教会威胁自己的统治,从而进行威胁和弹压。但是,成吉思汗却认为这种行为愚蠢之至。

百姓知道什么是他们的自由。况且,随着版图的扩大,就必然要和异教的教徒共同生活。即便可以改变异教徒的文化,但是一旦触及信仰,则必然遭遇激烈的抵抗。

成吉思汗知道,神活在每一个人心中,只要自己不去侵犯那块精神上的神圣领地,他们便会乖乖地服从自己的统治。成吉思汗对于其他宗教以及别国人所信仰的神,像对长生天一样尊敬。

这使得楚材对成吉思汗有了新的认识。他不是一个简单残虐的侵略者,而是一个更为强硬的远征者和独裁者。楚材放弃了以信仰复仇的想法。

一二一七年春,木华黎在辽东方面的作战告一段落,回来报告战况。木华黎原本是与成吉思汗为敌的主儿勤家族的人。当初主儿勤氏治下的札剌亦儿部的古温带来了自己的两个孩子,将他们献给成吉思汗。木华黎便是其中之一。

当时那个天真无邪的小男孩,现在已经成长为一员猛将,成为成吉思汗阵营中重要的力量。

经过长年征战,木华黎的眼睛变得像西方传来的玻璃球一样,没有任何表情,脸颊瘦削,皮肤黑厚,沉默寡言。

成吉思汗以最高礼节迎接木华黎归来。对金作战的胜利,大部分都要归功于木华黎的冷静指挥和者别的勇猛。者别长于急攻,木华黎则长于久战。

“你有国王之才。以后,宋躭归你了,你可称国王。”成吉思汗很高兴看到木华黎回国,封他为一国之王。

接着,成吉思汗与木华黎一起检阅了历经百战的将士,对他们说:“以后,你们对木华黎要像对我一样忠诚。木华黎的命令就是我的命令。把木华黎当成另一个我。”说完,他当着众将士,将金印交给木华黎。

木华黎此次受到的恩宠非比寻常,但是他却没有表现出喜悦。长期艰苦卓绝的战争,已经让这位猛将失去了喜怒哀乐的感情。

成吉思汗把木华黎当成一件活兵器,在他的身上看到了苍狼的影子。

以成吉思汗为首,弟弟合撒儿、帖木格、别勒古台以及建国初期的老臣博尔术、者勒蔑、赤老温和速不台等已经老了,但是儿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和拖雷,年轻将领木华黎和三木合等人却成长起来。

成吉思汗不乏后继之人,甚至可以说因为人才济济,在挑选后继之人时会比较麻烦。他们是只要看到猎物便会不由分说扑上去的狼群。成吉思汗感到自己身边像木华黎这样的苍狼成群结队。木华黎从成吉思汗那里得到了一支由蒙古、契丹和女真人组成的两万三千人的混合军团,再次向南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