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变质的志向(第4/8页)

“贵由汗在行军途中不幸逝世,现全军护送可汗的遗骨返回了蒙古。”

使者的急报给拔都的阵营带来不小的冲击。贵由在位不到两年,今年不过四十三岁,可谓英年早逝。

但正因为贵由猝死,蒙古避免了一场手足相残的悲剧。拔都派出使者确认了贵由死亡的事实之后,从国境线上撤军。

贵由死后,在哈剌和林将会展开新的战争。术赤家已经无缘蒙古的汗位,但是新汗的人选将会对拔都的王国产生重大的影响。

在继承者人选中,蒙哥最有竞争力。但是,在窝阔台即位的时候,众人曾经发誓,即便只剩下最后一块肉,也不能让汗位落入别家。正是因为这个誓约,贵由才继承了汗位。

如果大臣们提出这个誓言,那么蒙哥将会被排除。未来的大汗是谁更不可知了。

“这次我必须参加忽里台了。”拔都暗想。

窝阔台死后,脱列哥那成功掌控了忽里台。这次,拔都决定掌握忽里台,以便在第四代可汗的人选这个问题上争得主动。他的信心非常坚定。

蒙哥最有竞争力,但是他也有很多对手。拔都认为,要想掌控忽里台,就得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召开大会。

拔都一旦作出了这个判断,立刻开始行动。他率领军队来到贵由猝死地附近的阿剌豁马黑,他在那里宣誓效忠贵由,并按照蒙古的习惯,让贵由的第一后妃斡兀立海迷失就任摄政,负责监国。

任命了摄政的拔都在贵由死后掌握了主导权。

这次举行忽里台的地点是阿剌豁马黑。此处距拔都的势力范围只有七日行程。拔都掌握主导权是理所当然。

与上次找诸多借口拒绝参加忽里台相比,这次拔都非常积极。当然,窝阔台家、察合台家以及他们的追随者都反对在阿剌豁马黑召开忽里台。

“选举蒙古可汗的忽里台,理应在蒙古本国举行,为什么要选择在远离本国的地方召开呢?”

反对者的领头人乃是察合台的儿子、现在察合台家的当家人也速蒙哥。

木秃干在第一次西征时阵亡,察合台原本是让孙子哈剌旭烈兀继承家业的,但是由于贵由跟也速蒙哥的关系很好,以“儿在不可传孙”为由让察合台将家业传给了也速蒙哥。因此,也速蒙哥一直非常感激贵由。

额勒只带也支持也速蒙哥。在选举第二代可汗的时候,他也支持窝阔台。第三次西征时,额勒只带担任西征总将,接替了速不台,成为蒙古军中最有实力的人。

但是拔都丝毫不让步。

“阿剌豁马黑也是帝国的领土,这附近就是先帝(贵由)驾崩的地方,在这里召开忽里台有何不可?现在蒙古已得大半个天下,还有什么必要拘泥于本国?所谓本国又是什么?现在我们的国都哈剌和林原本不就是克烈部的领地吗?如果非要拘泥于本国,我们岂不是要回到不儿罕山去?”他言辞激烈地反驳。

听了拔都的活,反对的人不再说话了。如果继续坚持在本国召开忽里台,这样下去,就连窝阔台家的血统也该遭到怀疑了。

脱列哥那出身蔑儿乞,新摄政斡兀立海迷失大妃也承继着蔑儿乞的血脉。

按照拔都的意见,忽里台最终在阿剌豁马黑召开。虽然蒙哥的实力很强,但是候选者众多,而且各有自己的支持者,因此这次的忽里台上争夺将会比较激烈。

窝阔台家有失烈门。当年,窝阔台曾经指定他为汗位继承人,但结果被人以年纪尚幼为由推下马。贵由的儿子忽察和脑忽,还有现在依然像不死鸟一样健在的成吉思汗的弟弟帖木格。拖雷家一致推举蒙哥,但是蒙哥的弟弟忽必烈、旭烈兀和阿里不哥等人也同样有可能当选。

在西部建立了自己的王国、实力雄厚的拔都已经无意竞选蒙古的汗位,但是作为实权者,他的发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也可能有人支持他当大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