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美国的出版自由(第5/6页)

是民主制度管理得更好,还是贵族制度管理得更好,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但有一点是清楚的,民主制度阻碍了某些人,而贵族制度压迫了另一些人。[16]

这是个不证自明的真理,没有讨论它的必要,你富了,我就穷了。

[≠在通常情况下,当出版自由与人民主权相结合,有时可见大多数人明显地决意赞成一种见解。随后,相反的见解没办法被更多的人了解,那些支持它的人陷入沉默,而他们的对手则高呼胜利。

那是一种我们欧洲人毫无概念的突然产生的令人难以想象的沉默。某些想法似乎突然从人们的记忆之中消失。随后,出版自由仅在名义上存在,而检查制度实际上大行其道,这种检查制度比政权运用的制度强大千倍。/

注意。据我所知,在某些问题上,没有哪个国家比美国存在的出版自由更少。有几个专制国家的检查制度只(?)涉及形式,而不是思想的实质。但在美国,有些主题是不能以任何方式触及的。≠]

注释


[1]参阅第三卷第二部分第六章。

[2]古斯塔夫·德·博蒙:“爱国主义精神是一种美德,因此这里不存在二选一。此外,为何要将一种政治制度与一种美德作比较?如果你想将其与一种你认为在本质上绝好的政治制度进行比较,你应当审察你的内心。在你看来,存在这样一种原则或制度吗?你为什么不以个人自由为例?”

[3]埃尔韦·德·托克维尔:

一般来说,为了能够使作品的观点深入人心,作者应当处于隐蔽地位。根据作品阐述的观点,读者可以推论并领会作者的见解。如果你偏离这个规则,至少必须以尽可能短的方式进行修正。我认为在这两个段落中,开始之处的“我承认”和中间的“我之所以喜爱”应当被删除。它们过于直接地阐述出作者的观点,却没有给整个画面描绘出非常清晰的轮廓。无论是它的思想还是它的表述都显得有些晦涩。如果你采纳了我的建议,你可以直接以“如果某人”取代“我承认”,来陈述这个段落的内容。

该段落最后一个句子的措辞是由博蒙修改的。在手稿中,该段落的末尾处是这样描述的:“……主要是认为它能够摧毁弊端,其实是因为它能够带来好处。”

[4]手稿中写的是“一个标记”。博蒙建议用“一个中间立场”来取代它。

[5]此处的反思与博伊斯-丹格拉斯伯爵在《马尔泽尔布先生的生活随笔、著作与见解》中提及的关于马尔泽尔布和出版自由的内容存在相似之处。关于本章的总体思路,可参阅托克维尔与斯宾塞的谈话,以及博蒙的《美国通信》第101页。

[6]“对于不能通过法院攻击权力代表的国家来说,出版自由是这方面的唯一保障,这就是我们法国存在的现象。如果统治我们的人允许我们到普通法院控告他们的劣迹和罪行,那么我们或许会同意不在舆论的法庭上攻击他们的荒唐事和恶行。”

[7]在空白处:“≠在人民身后,出版自由是美国现存最不可抗拒的力量。≠”

[8]异文:“美国的报刊就像我们法国的报刊一样,是一种你可以在私底下诋毁却需要在公开场合屈服的力量,一种你可以突袭却不能正面攻击的力量。”

[9]在手稿中:“没有大城市是非常幸运的。”

埃尔韦·德·托克维尔:“我会删除‘非常幸运’。这个短语很容易使作者并不在意的问题受到他人质疑。这至少是没必要的。”

[10]手稿中的空白表明托克维尔考虑在这里引用准确的订阅者数量。后面还有这样一个句子:“1832年,最可信的报告证明这个数目是[空白。——编者注]。”

[11]在手稿中:“那被称为宗旨。”

古斯塔夫·德·博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