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五章 奉旨南下(第2/3页)

“陛下,老臣斗胆请问,是否还在为刚才的事情忧心?”

“嗯!”

崇祯并不避讳,苦笑道:“东南漕粮断绝,中原内乱不止,祖陵又遭了涂炭,朕的心中仿佛插了几把匕首,不停流血啊!”

“臣等无能,让陛下操心了。”温体仁跪在地上,抹着眼泪哭道,十足的入戏,崇祯心中一暖,笑道:“温阁老,你也不必招朕了,想来你一定是有主意了,和朕说说吧!”

“圣上英明!”

温体仁擦了擦眼泪,顿了一下说道:“启禀陛下,安东王提出经营海外,老臣以为有两点好处,第一是开垦海外田地,粮食产量多了,用来赈济万民也就方便了。再有把流寇,兵痞,乱匪驱逐到海外,朝廷就能高枕无忧,老臣观安东王之策,以为是釜底抽薪的妙法。”

崇祯不置可否,苦笑道:“温阁老此言也是朕的心意,只是无奈有悖祖制,万难施行,朕准备下旨安东王,让他不要再提了。”

“陛下且慢,老臣以为此事并不违背祖制。”

“哦!”崇祯骤然来了精神,两只眼睛瞪圆,问道:“阁老何以如此说?”

温体仁感到了崇祯的热切,他只要做成此事,那就是天大的功勋,在崇祯的心目中,他的地位就能扶摇直上,拼了!

“启奏陛下,太祖定倭国为不征之国,那是因为蒙元曾经入侵倭国,倭国上下奋力抵抗,太祖念其不易,所以特殊的恩典。可是臣查过,自从成化之后,东南沿海倭寇猖獗,杀我百姓,掠我财富,无恶不作,无所不为。嘉靖年间有东南的倭乱,万历年间有壬辰倭乱。试问,我大明宽宏大度,可是倭国步步紧逼,恬不知耻。难道只许倭国打大明,不许大明打倭国?老臣以为,就算是太祖在世,也会愤而发兵,教训倭国的。”

一番话说下来,崇祯不停点头,温体仁果然和周廷儒等人不同,有见识,有想法!

太祖总不能看着他的子孙当傻瓜吧,教训倭国非但没错,还是理所当然。不过崇祯还是不敢轻易下决定,对海外作战,不止涉及不征之国的问题,还有海军,还有税收,人事,种种方面。

多了一个地盘,就等于多了一块肥肉,凭着东林一党的德行,他们抢不到,就会毫不犹豫当搅局天王,让谁也得不到。

“温卿,你所言极是,只是这番道理恐怕无法和百官言说,如之奈何?”

“呵呵,陛下,老臣查阅了近几个月的奏折,还真找到了一个办法,请陛下御览。”

说着温体仁拿出了一封红色封面的奏折,送到了王承恩的手里,转到了崇祯面前,拿起一看,崇祯就皱了眉头。

“这不是琉球王尚丰送来的国书吗?”

前段时间,明军击败了萨摩藩,琉球从日本魔掌挣脱出来,尚丰第一时间就来朝见大明天子,表示感谢。

当时弄得崇祯十分感动,可是接下来凤阳失守,崇祯的心情一下子落到了谷底,也就没有搭理尚丰,琉球的使团还都留在京城。

“陛下慧眼如炬,的确是琉球国王的奏本。”

崇祯有些不解,问道:“温卿拿这封国书有何用意?”

“启禀陛下,安东王不是要把总督设置在琉球吗!那不妨就以琉球王的名义,上书请求。琉球前番被倭国几乎灭亡,大明应邀,帮着琉球复国,并且守卫琉球,也是应有之意。”

好一个温体仁,果然够狡猾,直接出兵不是有违祖制吗,那就绕个圈子,让琉球邀请,大明应约出兵,这就顺理成章了。

崇祯微不可察地点点头,温体仁受到了莫大的鼓励,继续说道:“老臣斗胆再进一言,海上风险巨大,路途遥远,不妨全权交给安东王处理。老臣记得安东王能任免三品以下官员,不如陛下开天恩,把二品官的任命之权也给安东王,如此一来,就能两全其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