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皇帝和女王(第6/7页)

七年菲律宾战争,美国人共派出了超过十万名士兵,打了2811仗,死4243人,伤2818人,耗资10亿美元,最后兼并了菲律宾,美国人却认为值得。

当然,现时菲律宾武装虚弱无比,中国更距离其近在咫尺,战争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只是趁机向西班牙宣战,再将菲律宾变成殖民地,这是现今最好的选择吗?

翻看着西班牙公使的求助信,叶昭陷入了深思。

……

法国西南部的比亚里兹,本来只是个小渔村,但拿破仑三世夫妇对其情有独钟,西班牙女王伊莎贝尔二世便被拿破仑三世迎接到比亚里兹的庄园居住。

伊莎贝尔二世,出身欧洲最显赫的波旁王系家族,3岁便被宣布成为西班牙的女王,16岁被逼迫与堂兄成亲,女王并不喜欢这个娘娘腔的夫君,结婚的当天,女王郁闷的发现,夫君内衣上的花边居然比她还多,婚后不久,两人便分居,更承诺给对方最大限度的自由。

很多人都认为,女王的所有孩子都不是其丈夫亲生,因为其丈夫是个同性恋。

女王淫荡不拘,一生风流韵事不断。受罪恶感困扰,她时常陷入宗教狂热分子的影响中,不能自拔。

今年,女王四十岁,仍然风韵犹存艳光四射,当中国驻巴黎公使何如璋在比亚里兹庄园获得女王接见之时,也不得不心内感叹,果然是风流女王,婀娜尤物。

何如璋是帝国四年恩科状元,上一届议政院之议政使,或许是因为时常有过激的言语,前年年初帝国议政院重新选拔议政使时他不幸落选,接着监察系统就派人来调查他与法国商人的关系。

但最后此事不了了之,何如璋更被外务部录取为吏员,有传闻说,此事惊动了大皇帝,若不是大皇帝放话保他,那些意图治他罪过的官员定令他将牢底坐穿。

实情也确实如此,何如璋得罪的人实在太多了,几个部堂大臣都曾被他当面质疑的下不了台,议政院的议政使们,也觉得他太不近人情,令议政院与政务院失和,纷纷排挤他。

幸好叶昭对这位历史上第一位驻日公使寄以希望,知道他修习法文,便将他遣来巴黎,今年年初,正式任命其为帝国驻巴黎使官。

叶昭也想,以何如璋的性子,还是做外交官更好,事事可以据理力争。议政院,虽说需要他这种重炮,但不是现今,本来议政院的存在就令很多人不舒服,自己的终极目标更是议政使的全民普选,或者说,至少也要为后世的全民普选奠定法律基础,现在有这么一门重炮搅合,保守派反对的力量必然大增,对推动议政院的革新不利,是以只能忍痛割爱,还是令其回了历史上的老本行,干外交好了。

何如璋现今远离帝国政治斗争漩涡,却是愕然发现,自己或许真的与外国人打交道更得心应手。

前两日,接到外务大臣、总理大臣的密电,更有皇帝的口谕电报叮咛,何如璋立时精神一振,刚刚被任命为公使便担当重任,他自然要尽心竭力将事情做好。

面对伊莎贝尔女王,何如璋更是谨慎的很,礼节做到了十足十,不过他是个小胖子,穿着白色中山装虽显精神奕奕,但伊莎贝尔女王,显然还是提不起什么精神跟他说话,眼神有些恍惚,或许还沉浸在昨日舞会的绮旎中。

如果面前的中国公使是位风度翩翩的年青人,效果定然不同。

若不是中国渐渐成为不可低估的强国,伊莎贝尔女王只怕早就结束了谈话,而作为波旁家族成员,女王的法语自也流利无比。

坐在旁侧的西洋长椅上,何如璋向伊莎贝尔女王表达了好一番敬仰宽慰之意,却见女王好似越来越心不在焉,何如璋想了想,说道:“陛下,昨日我接到国内电报,有大皇帝秘密口谕带给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