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中国人的雷霆万钧(第4/4页)

哥萨克们乱作一团,因为他们的子弹马刀根本对这些钢铁怪物造不成任何损伤,终于,凶悍的哥萨克们纷纷勒马向北方逃亡,钢铁机器则追在后面,砰砰砰砰的枪声中,是一面倒的屠杀。

统帅部砖房,红娘亲自接听的电话,她长长嘘口气,“雷霆”,终于派上了用场。

从汽油发动机在帝国诞生时起,“雷霆计划”便正式开始,这些年失败品很多,就算用在今日战场的“雷霆”们,实则从某种角度说,也并没有真正的意义。

如生产数量最多达到二十三辆的被叶昭命名为“天车一号”的装甲机枪车来说,全重3吨,半圆形的半旋转重机枪塔,链式传动、铆接的薄装甲板,机枪塔后侧采用了锰合金装甲,以叶昭的认知,整辆装甲车的造型和1908年法国的沙隆装甲车极为相似,除了顶部的机枪塔。半圆形机枪塔,又与1903年奥地利人“戴姆勒”装甲车的机枪塔如出一辙。

全车覆盖的装甲,以俄国人的子弹威力根本就打不穿,除非其神枪手能射入驾驶舱前的方形观测孔。

看似威力无匹,但致命的缺陷就是动力了,以“天车一号”为例,帝国采用的是60马力的汽油机,最大速度能达到40千米每小时,可惜的是,最大行程却只有5千米。

也就是说,想要其长途行进,就要用马车拉着汽油随行,行驶数里后,便为其加油,还要刨除出现故障的几率。所以说,这些装甲车在理论上,并没有太大实战用途,有伺候它们的时间和精力、为其配备的卫戍部队、消耗的机油等等,还不如放在其他方面,因为就算你千辛万苦令其上了战场,很可能一通火炮下来便即报废。

何况四铁轮驱动,对堑壕更是毫无办法,根本不可能起到坦克一般冲锋陷阵的作用。

只能说,这种装甲车只能在特定战场的特定时刻发挥作用,初出茅庐第一功,自然便放在了大后方都是中国疆域,伺候起这些“怪物”比较方便的克孜尔战场。

德拉戈米罗夫师长显然也被这些突如其来的钢铁怪物吓了一跳。

这位崇尚刺刀轻视火力的俄国保守军事派,从来没想过移动的钢铁盒子里射出子弹是什么威力。

甚至他紧急令通信兵去传令,召唤正轰击红林高地的炮兵向克孜尔南城区开炮,虽然这时候,钢铁怪物刚刚冲进了他的一个步兵团防线,召唤的炮火不知道能不能伤到这些钢铁盒子,但毫无疑问会将他的步兵团摧毁。

直到一名悍勇的沙俄士兵甩出的手榴弹在一辆装甲车的底盘下爆炸,加之装甲车正下斜坡不小心一边的轮子驶入沟里,车体本就向左大幅倾斜,到底手榴弹有没有发挥作用不知道,总之这辆装甲车平平的栽倒在地。

从望远镜中看到这一幕,德拉戈米罗夫这才松了口气,可随即就知道自己的庆幸没有道理,因为尾随钢铁怪物冲锋的中国步兵,已经涌进了克孜尔变成废墟的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