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皇储(第3/4页)

叶昭笑道:“那不一样,本朝之变革制度,早早确立储君才好,还是立长不立幼,传嫡不传庶,储君我准备立尧洵。”

蓉儿没吱声,红娘道:“应该的。”

叶昭道:“不论他们长大后谁更具有才干,尧洵太子之位不会变更,若尧洵未继位便身故,但有子嗣传下,我也不会传给其余几子,尧洵长子便是皇储。”

现今说话自没那么些避忌,而叶昭的心思,聪慧如蓉儿和红娘,一会儿便懂了。

红娘道:“圣上是不想他们为了夺位兄弟相残。”

叶昭道:“最后如何咱走着瞧吧。不过本朝太子,你们都该知道,权责将会逐渐被约束,我想,这也是好事。”又道:“这几个宝贝儿子,到了七八岁,便即送出宫化名上学。”

一直深居皇宫不知民间疾苦和常识如何可能做一个尽职的皇帝?便如法国玛丽皇后,当有人说国民吃不上面包时,她天真的问道:那他们怎么不吃蛋糕?

这话传到民间,民众的愤怒可想而知,但玛丽皇后并不是故意激怒国民,她实在是不知道“没有面包吃”代表着什么。

品着咖啡,看了眼蓉儿和红娘,说道:“你俩没有异议的话,就这么定了。”

……

万春楼的落成使得叶昭和一大家子热热闹闹生活的美梦成真,而刚刚回到京师,自然要好生了解处理政务。

叶昭倒是希望,政务不再需要自己插手,皇室的工作只在凝聚国民、推动社会价值观和道德体系,但现今自然不可能,不仅仅是大方向,具体事项还有许多需要他决断。

但不管怎么说,同前朝皇帝相比,叶昭的工作轻松许多,不过也仅仅体现在处理政务的时间上,实则对于帝国前途命运政策变革的思考,几乎贯穿在叶昭的生活中。

第三日上,叶昭陪同叶卡捷琳娜在京城游历了一日,电车、电灯、电话、汽车、有线广播等等一切的一切,都令叶卡捷琳娜新奇万分,叶昭自然也花了大价钱买礼物送她,这般携手购买的礼物,比送叶卡捷琳娜价值百倍的皇室珍宝更令她开心。

第四日则是蓉儿陪伴叶卡捷琳娜访问参观神秘的中国宫廷。

而一大早,叶昭便召集政务院总理大臣、副总理大臣、诸部堂大臣,听取诸大臣政务汇报,政务院大佬,除了李鸿章外悉数到齐。

各部长参加的政务群臣奏对每个月一次,但大皇帝离京一年,回来后的第一次群臣奏对怎么都要参加,如农务大臣孙博正,实则刚刚做了膀胱结石切除手术,本该静养,却勉力赶来聆听大皇帝圣喻。

长桌两侧所坐皆是帝国之重臣,叶昭坐在略高的明黄宝座上,与诸臣工奏对。

当闻听原天南省巡抚、现交通大臣丁宝桢言道,明年年初长江大桥便可以通车时,叶昭微微点头。

对于政务会议讨论推荐的进入北域新省份的新晋官员,叶昭也给予了肯定:“他们都是可用之人。”大皇帝一句表态,便分量万钧。

奏对快结束之时,叶昭端起茶杯品茶,群臣目光都看过来,人人都知道大皇帝的习惯,通常抿一口茶水后,便有话说。

“在江苏全省推行议政使选举,你们合计合计,成不成。”

总理大臣周京山微微一怔,他是反对赋予议政院更多权力的头面人物,也是守旧派的旗帜,但大皇帝的章程,要说出言反对,就算耿直如他,现今也不敢造次,年增岁递,大皇帝的威望在帝国也无与伦比,就算讲究死谏的谏官也从无人敢说大皇帝一句不是。

金陵这个试点叶昭觉得也差不多了,而推动议员选举,在太平军起事南北内战中旧秩序完全被打破的江苏,应该阻力最小。

周京山又看了眼沈丙莹,大皇帝在俄国征战一年,沈丙莹的气焰被打掉许多,半年前,听闻他就递折子给大皇帝请在江苏省民选议政使,现今,可遂了他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