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圣战(第2/4页)

这是奥斯曼与中国仅有的一点交集,奥斯曼放所有的资料都成为了赛利姆着重研究的重点。虽然他知道这些资料早就不适用于这个时代的中国了。

中国的开国皇帝,抡起功绩,灭满清,打俄罗斯,击西班牙,压制荷兰,扫荡日本、朝鲜和整个南洋,或许是没有碰到强劲的对手,让他的这些功绩先的有些成色不足,但他在西方世界,已经早早被冠上了‘大帝’的称号。

他自从起兵以来,屡战屡胜的事情,破灭敌人的一次次优势兵力的进攻,更让他被很多军人推崇。

中国大皇帝未来的成就不会比苏莱曼大帝差了。

虽然中国的地理环境注定了它不可能像二百年前的奥斯曼帝国一样,对整个西方世界都造成了无比沉重打击。但只要中国人能把俄罗斯给揍趴下了,那就是奥斯曼帝国最好最有利的消息。

赛利姆也不希望看到中国将无数的钱财花费到遥远的美洲,在锡兰的时候,当他听到中国人出兵数万进攻万里之外的美洲加利福尼亚地区的时候,头都要懵了。

敲门声响起,门外还有急促、慌乱的呼叫声,是自己的随从胡达班达。

赛利姆内心升起不好的预感,他放下手中的书籍,将船舱门打开。就看待胡达班达一脸汗水的在门外,见到赛利姆后急忙说道:“赛利姆帕夏,米尔扎带人在码头跟中国人打起来了。”不但是打架,还出手动了刀子。现场见血受伤的有十好几个,只是胡达班达不知道而已。

赛利姆的脸色立刻变了,眼睛里放射出利剑一样的光芒。

米尔扎?那是使团护卫的副手,是一个出身禁卫军的坚定反华分子。使团副使之一巴耶塞特的铁杆支持者。

先天上就带着有色眼镜看待米尔扎的赛利姆,第一反应就是米尔扎有意挑事,故意给中奥之间制造不和谐的隔阂。

而实际上这事儿,赛利姆还真没冤屈了那个米尔扎。

这件事儿的起因是码头上中国人开的旅馆饭店,中国人开餐馆么,哪有不带酒的?而且现在印度白奴那么有名,这地方距离印度又不远,酒楼里不但养的有印度舞女,而且数量还不少。只要愿意花钱,随时都能把人带进房间里去。

而亚齐这一块本身就是很虔诚的天方教区,韦岛也是如此。这天方文化本来就禁酒,再加上穿着相对暴露的印度舞女整天在店门口晃来晃去,当地的教民就十分的看不过去。可是形势比人强,中国人比韦岛人强大的太多了。当地的长老不但没露头,还竭力劝阻当地居民和阿嗡不要去挑事,要忍耐!

说什么:惟有坚忍的人,能享受完全的、无量的报酬。

忍耐虽然痛苦,而其果实却是香甜的。因为,忍耐是天方的美德。

当我们面对各种磨难的考验时只有忍耐,同时祈求广恩的真神使自己尽快地从困境中摆脱出来,绝对不能烦躁和失去控制,而应当冷静,因为冷静能出智慧,并且要拒绝自卑、忧郁和失望,更不要因为时运不济而郁郁寡欢,因为愁肠满腹是会把人的精神搞垮的……

可惜这些话只能是沸水中添加的凉水,而不是抽调火柴的手。

双边的这一矛盾自从中国人在沙璜立足之后,那就已经存在了。

如果没有奥斯曼人,没有外来者撑腰的韦岛人,久而久之就会适应上了这些,就好比巴达维亚生活的土著天方教民一样,对这些事情一点点的习以为常。

但是现在不是有了奥斯曼人了么。而且长老正好不在,长老去班达亚齐了。

奥斯曼可是天方的第一强国,屹立在天方几百年了,一次次重创着西方人,是一个强盛强大的国家,它的苏丹是天方的哈里发,是众苏丹之苏丹,是众君主之君主。是《古兰》的保护者!

在这个虎皮还没有被彻底戳烂的时代,奥斯曼帝国就好比第一次阿片战争之前的满清,靠着巨无霸一样的块头,还能唬着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