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 英雄(第3/4页)

西班牙人占据着骑兵的优势,但他们啃不动任何一座大点的城镇,他们能够给华人移民带来的威胁就是财货上的打击。所到之处,但凡遇到移民村落那就是一把火烧为平地……

……

南京城里,皇城中散发的气息依旧有点压迫。

新组织的这一批北美援军已经出发有一个月了,时间都进入到了冬季。皇帝的不高兴依然让整个帝国的政治中心一片万马齐喑。

今年的冬季特别的冷。

就连秦淮河上的灯红酒绿都暗淡了许多,很多南京城的纨绔和富贵子弟,宁愿跑去江对岸的扬州买乐子,或是去苏州、上海,也不愿意待在气息低压的南京。

这股低气压的中心当然是陈鸣这个皇帝,但形成如此低气压团的力量却不止陈鸣,还有满朝的文武重臣、勋贵。

他们也担心北美的战事啊。

哪怕是南洋战争进行的顺利异常,已经进入了收尾阶段,也不能给陈鸣带来欢乐。

因为两艘丹麦商船装载了巴达维亚的金库,驶去了锡兰。等到南洋水师从俘虏口中终于得知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巴达维亚的金库去向的时候,时间已经晚了。

对巴达维亚的这一仗虽然没有巨大的战争赤字,可战争所得利润比预想中小得太多了。

那两艘丹麦籍商船运走了至少价值5000万荷兰盾的黄金和白银,也就是一亿六千万华元,这笔巨大的财富不仅仅属于荷兰东印度公司,还有巴达维亚城的教会和许多高官、富商。

财政的紧张一度都让陈鸣打起了‘赎金’的主意,那些在战争中被俘的荷兰人,很多人都身份贵重,比如在巴达维亚的总督府中被俘虏的总督,还有在教堂中被俘虏的主教大人,这些人的身价都不会低了,万幸他还没有被金钱冲昏了头脑,锡兰的存在及时让陈鸣的大脑恢复了理智。

所以,陈鸣现在需要钱。

他不久前组织起的那支北美援军和船队,耗费了相当大的一笔钱,他必须想出个法子把这笔钱给填补上,不然这会造成一连串的后续反应,而且年终的财政报告也未免太不好看了。

陈鸣现在一万个羡慕21世纪的老美,把纸当钱花,多爽!

全球借款,一国消费,多棒!

可现在的中国呢?根本不可能做到。

陈鸣打算以九州商会出面,借一笔款子给国家,虽然利率是很低,但已经把自己的小金库里堆得满满的金山银海给填了个干净的他,真的不愿意再无偿的将银子投入财政了。

或许这是他大脑里对于国家的最终走向的思考,定位越来越清晰,清晰到让他再也不能做到‘朕即国家’,再也不能做到‘天下的一切都是朕的’。

这种不同的感觉让他选择了‘借款’,而不是最初时候那毫不犹豫的投入。

现在的财政需要一个亿的资金来填补空缺,陈鸣也不是拿着九州商会的股份去股市上套现,这金额太大了,完全依靠股市,一时半会儿的不见得凑齐。陈鸣做的直接是交易,他交易的对象是自己明显的皇产。

比如北京城外的几处园子,比如小汤山。

后者可是几百年来北京附近的一处修养圣地,温泉泉水涌溢无穷,水温较高。朱明时候就曾辟为皇家禁苑,清康熙五十四年在此建汤泉行宫,在泉旁开凿荷花池,供皇帝、显贵洗浴。乾隆年间扩建,并在原行宫以北拓建一座清幽的园林。行宫殿宇楼阁遍布,富丽堂皇。

无数满清的王公贵族和达官显贵在这里置地建园子,在复汉军收复北京的时候,这些全成了陈鸣的皇家私产。

现在小汤山虽然没落了,毕竟那里不再是帝都了,皇帝这些年里也没去过。但是那地方风景秀丽,各处园子的景色样式保存的还较好,还能卖出些价钱来。

这只是其中一例,一个亿的贷款,不是光买小汤山的园子就能凑够的。那样的话,小汤山的价格就低到白菜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