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祸根(四)(第2/2页)

按这种条件选出来的,都是最老实本分的乡下黑脸后生,脑子简单,人也淳朴,多少还有点木讷,与人说话都会脸红。上面让做什么,便去做什么,没有那么多心思,就连使些心眼耍滑也不敢。

这样的三百人填充进来后,队伍的素质和纪律并没受到影响,他们虽然起步慢,但是胜在听话,加训加练不出怨言。只一看到那大米饭和七天一次的荤腥,外加按月发放的粮饷就心满意足。乃至过了几天,有些老军咂摸出点滋味来:选他们入伍,多半就是因为他们听话,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房间内,杨承祖也在陆炳解释着,这半大孩子小老弟,现在虽然顶个仪卫副的头衔,实际管不了人。那些人儿子的年龄可能都比陆炳大,他哪有什么权威,只不过是跟着杨承祖身后跑,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偶尔也会来提点问题,或是转达一些人的要求而已。

“练兵么,第一步就是要选兵。选兵,就是要选听话的兵,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的兵。所谓身强力壮,武艺高强,是没什么用的。我在边塞上见过打仗,千百个人混战在一处,你什么武艺也没用,保住自己的命更多是靠运气,而不是靠功夫。仗着自己懂拳脚,有功夫,不肯服从命令的,非但没用,反倒有害。若是他懂武艺,但是知道不炫耀的,我其实也就收了。黑脸的,就是因为这样的人一般都是干活多,肯吃苦的,没有那么多抱怨,也能沉下心去做训。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有机会成为好兵。”

他这法子,其实是另一个时空里,戚继光的招兵标准。安陆虽然没有义乌那边矿工那么好的资源,可是这些军户子弟日子过的也不怎么样,从中选些老实本分的,战斗力比不了浙兵,却也能强过这时代一般的战士。毕竟自己不需要跑的比熊快,只需要跑的比队友快就行了。

陆炳道:“大哥,你这么选卒的法子,可是安陆真的可能打仗?”

“不好说,希望不会如此吧。但是这事,谁说的好呢?毕竟叛军五万下湖广,声势很大,谁知道打到哪一步。如果我是朝廷,肯定是先集中兵力跟他打一仗再说,说是五万,实数能有两万就不错了,就是乱军。官军一万,就可以和他们开打了。可惜啊,非要守城,搞的他们四处抓人充数,现在怕是真能有五万了。不过兵装是问题,按说还是打不过官健,可是有备无患么。总归是不打仗的好,太平日子谁不想过,就怕老天要为难咱们,所以咱还是要做好准备。”

他知道这话是陆炳替兴王世子甚至是兴王妃问的,自己也好安一安她们的心,只要上面的人不乱,下面其实也乱不到哪去。

相对于这些,他自己的事,才是真正的头疼。张嗣宗没找他的麻烦,可是那场诗会的后遗症在逐渐发作,现在找他麻烦的人不少,而且这种麻烦,正在慢慢发酵,扩大,朝着让他头疼且无可奈何的方向扩散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