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不安的年代(第10/12页)

汉朝法律规定,王国有司法决狱权,但是没有听说过有封爵权。对刘恒来说,乱杀几个人,那是可以接受的;可是刘长擅自封他人爵位,那他干脆来当皇帝算了,还要刘恒干什么?

这次,刘恒真的坐不住了。这个小弟,不能再这样宠爱下去了。但是,要真让刘恒出口骂刘长,他还真不好张嘴。于是,刘恒只好对舅父薄昭说道:你帮我写封信去劝劝淮南王,叫他不要做得太过了。

薄昭接到任务后,立即给刘长写了一封书。当然啦,薄昭是理解刘恒的意图的。于是,薄昭只好委婉地在书里告诉刘长:刘兴居就是活生生的案例,请你好自为之,不能步其后尘!

有必要说明一下,诛杀吕氏之前,陈平和周勃曾经答应刘兴居说,只要搞定吕产和吕禄,梁王和赵王就是你和刘章兄弟俩的了。然而,当事成之后,刘恒发现,刘兴居及刘章出力诛杀吕氏,完全是想扶他们大哥刘襄进城当皇帝。于是,刘恒没有理睬陈平等人对刘兴居的承诺,只封刘兴居为一个小小的济北王。

于是,刘兴居对刘恒相当不满,趁着匈奴右贤王进犯汉边,刘恒亲自出征之时,发兵造反想血洗长安。结果是,刘兴居没冲进长安,自己反而被汉朝大兵给血洗了。

可是,刘兴居在刘长的眼里,他根本就不是一个上档次的反王。而薄昭竟然要拿刘兴居来吓唬刘长,所以说,只有两个字能形容刘长的心情,那就是:愤怒!

此话出自刘恒嘴里,他刘长还要拍案而起,你薄昭算个什么东西?世间最了解刘长的,只有刘长自己。因为没有人知道,这是一个软硬不吃的家伙。于是,刘长做出了一个更令刘恒吃惊的动作:你叫人让我不要学刘兴居,我偏偏学了他,看你怎么办!

见过不怕死的,但没见过如此不怕死的。果然,刘长还真动起谋乱之心,召集七十余骨干分子,讨论策划造反之事。

如果说,刘长是造反,不如说他想赌气。可奇怪的是,在刘长偌大的地盘上,竟然没有一个人劝他止步,大家反而和他抱在一起集体玩命。

于是,刘长这七十余个骨干分子给他推出了一个方案:准备用四十辆战车,在谷口发动突袭。

谷口,即如今的陕西省礼泉县东北。从地图上看,谷口紧挨长安,这四十辆战车,犹如架在长安咽喉的刀刃。如果真的玩命了,那可是不可收拾的。同时,刘长还派使者游说匈奴和闽越王国,争取支持或者结盟。

看来,刘长还假戏真唱了。

不幸的事还是发生了。在刘长那块地盘里,他没有培养出通达的进谏者,可是却阻不住告密者的嘴。没多久,就有人向长安告急,刘长要反了!

刘恒听到这个消息时,只是将信将疑。刘长要反了?这怎么可能?

可造反这种高级运动,又不是闹着玩的。刘长是不是造反,召他进城来问问不就知道了吗?

使使召人,这是对造反者最低成本的检验。自刘邦以来,只要听到诸侯王有什么风吹草动,就先使人召之入京询问。如果装病的,或者不来的,多数就是有事的,那就要准备开打了。

然而,让长安那帮准备为干仗的大臣们吃惊的是,刘长没有装病,也没有唧唧歪歪,反而很爽快地入京来见刘恒。

刘恒的心似乎得到了一丝丝安慰:刘长所举,根本就不像准备造反的样子嘛!

可事实是,有关部门马上把搜集到的刘长造反的信息汇总,最后发现,刘长造反证据确凿,板上钉钉。整个长安都愤怒了。汉朝三公等人联名向刘恒启奏:刘长罪当斩首弃市!

联合启奏的事,实在让刘恒犯难了。可是,马上就有结果了。

不久,刘恒下令:特赦刘长死刑,撤销王爵,放逐其到蜀郡严道邛崃山驿站。其余参与造反之人,通通让他们下地狱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