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难识狂生真面目(第4/4页)

有一次,刘武带着一班文人来朝述职,司马相如先是遇上刘武身边那帮文人,顿然有种相识恨晚的感觉。后来一打听,原来他们之所以日子过得滋润洒脱,那全是梁孝王也有此爱好。于是,他决定放弃跟随皇帝,称病辞职,投奔刘武去了。

刘武对司马相如弃官向他奔来,当然两手支持。他将司马相如和其他文人安排同一个宿舍,同吃同住,还可以一起讨论文学。正所谓,物以类聚,搞文学还是要讲究点艺术氛围的。就在梁国做客的那段时间,司马相如写出了享名天下的《子虚赋》。

刘武是个好老板,但同时也是个倒霉短命的老板。那时,窦太后一直怂恿刘启百年之后,也要让刘武过一把皇帝瘾。然而,刘武这个美梦被袁盎一帮人搞破坏就没了。刘武一怒之下,这不就派人去刺杀袁盎。

结果东窗事发,被刘启查中,从此手足之情越来越陌生,刘武得了抑郁症,觉得生活绝望,伸伸腿,弯弯腰就去见上帝去了。

刘武走后,苦了身后那帮文人。大家没有了依靠,只好作鸟兽散。于是,司马相如只好回到成都。可是这时,他家道中落,穷得叮当响,只好在家做了待业青年。

别小瞧了穷人,当初陈平不也穷得叮当响,可是家门前仍然有马车来往。这是为何?那是因为他有一帮志趣相投的贵族朋友啊。

司马相如的情况跟陈平有所不同,他是半途中落的。尽管如此,他还有几个好哥们,其中有一个叫王吉的,就在临邛当县令。

秦汉有规矩,一万户以上设县令,一万户之下,改叫县长。由此可见,临邛这地方人气旺盛,财丁往来,油水应该是不少的。司马相如决定投奔王吉去。可是,这时候问题来了,王吉尽管当一县令,似乎也没办法给司马相如安排工作呀。

这怎么办?

两人当即碰头,对司马相如的未来进行了一番策划,结果发现,当官似乎没什么指望了。

然而两人马上发现,天无绝人之路,有一条路通往致富之路,可以去试试。又是一番论证,结果发现,如果事情成功,前途一片光明。

嗯,就这么办。

那么,王吉到底替司马相如找到了什么绝招呢?

其实,这个事大家窝里说说可以,说出去还真被人吐口水了。不瞒大家了,王吉和司马相如共同奋斗的目标就是,搞定临邛首富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傍上富家女,日子当然也不会倒霉到哪里去了。

他们之所以有把握,那都是经过一番论证的。首先,卓文君刚死了老公,正在家里守寡;其次,听说卓文君爱好艺术,也算是个文艺女青年;再三,凡是文艺女青年,都喜欢儒雅的翩翩男子。司马相如尽管口吃,但一表人才。

当然,对比了优势,也要讲劣势。司马相如最麻烦的问题是,穷。别以为寡妇只要碰到帅哥就能扑上去。当初,陈平娶的老婆可是连连克死了五个老公的,陈平说要娶人家,人家还瞧不上他那个美男子呢。如果不是后来女方的爷爷主动出击,测量出陈平是个潜力股,估计陈平这辈子就得打光棍了。

再者,有一个残酷而诱惑的现实摆在面前:卓王孙是以炼铁发家的,是钢铁大王。他不但是临邛首富,也是汉朝当时的首富。如果按正常渠道搞定卓家女儿,门都没有。

要想成功,就得动动脑子,搞点邪门。

而王吉和司马相如想到的唯一邪门就是,勾引卓文君!

真是一个邪得鬼都怕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