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汉朝暮歌(第6/10页)

汉匈之间上百年真打狂殴,打到现在的局面,匈奴不得不死心塌地地臣服汉朝。郅支单于仿佛以死的血例证明了:除了臣服,呼韩邪单于没有更好的出路和活法。

不过,在汉朝看来,匈奴王服了就好,如果是真心臣服,那就更加圆满了。刘奭马上满足呼韩邪,派人从宫中物色五位美女,赐于匈奴王。

曾记否,当年娄敬向刘邦提出和亲政策时,曾经说过,为体现汉朝和亲诚意,必须派公主嫁给单于。那时,刘邦唯有独女鲁元公主,且已嫁人,再加上吕雉大吵大闹,没有把货真价实的公主嫁出去。最后嫁出去的,不过是个冒牌货。

后来,汉朝终于嫁出了一个货真价实的公主。但是,这么多年以来,汉朝嫁给匈奴的,即使不是真公主,也要级别极高的翁主。公主是皇帝生的,翁主是刘氏贵族生的。汉朝的和亲政策,也还是很厚道的。

然而,此次刘奭赐于呼韩邪单于的,不是公主,也不是翁主,而是宫女。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些宫女级别还特别低。

但是,呼韩邪单于见到这五位宫女时,没有半点低落情绪,而是高兴得差点飞起来了。

因为,刘奭赐给他的五位宫女当中,竟然有一个是汉朝的大美女。更让人艳羡的是,那美女后来还上了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排行榜,她的名字就叫——王昭君。

当王昭君出现在送别仪式中时,刘奭也看得傻了。然后,他后悔了。

中国四大美女,被文学作品吹捧得天花乱坠的,只有王昭君和杨玉环。前者生前赢得和亲成功之名,后者得了亡国之名,所以自古以来,王昭君从来都是流光溢彩,杨玉环则成了反面教材。

当然,杨玉环多少也是有点冤枉的。长得漂亮,不是她的错;唐玄宗迷恋她,那是皇帝自个儿的事,怎么亡国了就把罪名推到她身上呢?

关于王昭君被误嫁呼韩邪单于,据说是某个环节出差错了。出错的地方,许多文学作品一致认为,出在画师毛延寿身上。

故事大约如下:王昭君进宫以后,自感怀才不遇,甚是寂寞孤独。这时候,画师毛延寿来了。那时候皇帝忙,宫女多,争宠吃醋的更多。皇帝忙不过来,只好委托画师到后宫将宫女逐将画下来,然后交给皇帝过目。如果养眼的,就留下,不满意的,只有委屈她们冷落清秋去。

画师画相,主观性极强,所以很容易做手脚。据说画师毛延寿很欣赏王昭君,也了解她渴望见到皇帝的心情。于是乎,他主动对王昭君索贿,道:如果你舍得花点银子,我就把你美化加工一番,呈现皇帝。你觉得交易怎么样?

王昭君,今湖北省秭归县人,出身平民,却是一副清高相。她面对那一副厚脸皮的画师,只吐出了一个字:不。

清高是要付出代价的,自讨无趣的毛延寿决定让王昭君永无出头之日。于是乎,他在画完相后,给王昭君的脸上点了一颗丧夫落泪痣。果然,那颗该死的痣让王昭君一直被后宫冷藏,直到呼韩邪单于的出现。

故事的结局是,刘奭无奈美人落入他人怀,一怒之下,回宫就将画师毛延寿砍了。

王昭君的故事很美丽,也很忧伤,传了很多年,也忽悠了很多人。传说总是很动人,却往往不靠谱。在历史面前,我认为,很有必要还原真相。

关于王昭君,权威正史书《汉书》及《后汉书》记载甚少。而王昭君与毛延寿那些不得不说的故事源自《西京杂记》。这本书向来被史家称为汉朝笔记体小说集,至于作者是谁,史无定论。

在这里,我试以《汉书》和《后汉书》记载,破译王昭君和亲真相。

第一个问题:后宫美女多如繁星,为何王昭君不幸被选中?

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后汉书·南匈奴传》是这样记载的:“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以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