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隋炀帝替将士娶亲 李世民为李靖求情(第2/3页)

李渊成功了,天时,地利,人和。

他所率领的二十余万大军不费吹灰之力就将长安打下,的确是有点儿出乎意料。此时,最郁闷的人莫过于杨广了,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李渊遥远一拜,尊他为太上皇,将杨侑立为隋帝。比杨广更郁闷的人,是此时的隋帝杨侑。

攻入城池之后,一帮先锋兵径直杀向东宫,想要活捉杨侑领赏。当他们风风火火赶到的时候,却出人意料地没有碰见任何人。整个东宫,就还剩下两个人。一个是杨侑,另一个,是一个文人,名叫姚思廉。

杨侑被吓得瑟瑟发抖,堂下官兵吵嚷着要拿他去见李渊。此时,一向性格温顺的姚思廉突然爆出一记怒喝:“唐公大举义旗,乃是为了匡扶我大隋社稷。尔等休得无礼!”殿下士兵听罢,不敢吱声,只能站在堂下不动弹。片刻之后,李渊来迎接代王,将其安置在顺阳阁,让姚思廉负责照顾。

李渊号啕大哭了一场,拜别而去。

他要做的,是更重要的事情。

他说过,等打进长安,一定要惩治那些不法之徒。所以在这次战役之后,李渊打击贪腐做得相当出色。他先后斩杀了十几个京城中有名的贪污犯,还下令军队与民秋毫无犯。在群众们的掌声中,李渊迎来了他的一个死对头。

李靖。

【李靖个人小档案】

姓名:李靖,字药师

绰号:靖哥、天王

出生:北周天和六年,公元571年

籍贯: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

职业:将领、军事家

魄力:★★★★★★★

智谋:★★★★★★★

帅才:★★★★★★★

识人:★★★★★

政治:★★

最荣耀:打仗

最喜欢:打仗

最理想:打仗

著作:《六军镜》《阴符机》《玉帐经》《霸国箴》《韬钤秘书》《卫国公手记》……

格言:明察秋毫,于民无犯。

李靖同志出生在北周,从十几岁开始,他就显现出了一名大将应有的水平。他在战场上是一员猛将,在平日里是性情中人。杨素同志曾经和年少的李靖在一起,抚摸自己的坐床对他说:“以后这座位(宰相)就是你的了!”

李靖和李渊,虽然都姓李,但不是一家子。李渊在晋阳造反之前,李靖就洞察到了,于是奏报给朝廷,朝廷不予采纳。

不予采纳的结果就是,隋庭完蛋,李靖也完蛋。

李渊杀死了民众怨恨的官员,对于其他没有什么大错的一律不予过问。但现在,他想要了李靖的命。李靖就这样,被人像杀猪一样绑到断头台上,等着去见他舅。李靖的舅舅,就是隋朝大将韩擒虎,韩擒虎是阎罗王的化身。

我们在戏里常常看到这么一幕,当刽子手举起大刀,刚要落下的时候,会突然杀出一人,骑着高头大马大喊一声:“刀下留哇人!”这人就留住了。这出戏的出场顺序,首先是刽子手,然后是李靖,杀出来的这个人,是李世民。

李世民想要将李靖收为己用,便口若悬河地对李渊讲李靖的好。诸位大概不知道李世民叨叨起来也是很有一手的,巨烦人,特动感情,讲到最后,李渊一心烦,摆摆手说:“行了,别说了,不杀他了,随你处置。”就这样,李世民成功了。

此时的李渊,是无论如何不能在这种小事上犯糊涂的。他现在要做的,是册封自己。

然而,册封状盖的都是杨侑的章。黄钺、使持节、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大丞相、录尚书事,这都是李渊的官儿,这还嫌不够,又将唐公改成了唐王。刚开始李渊还显得很不情愿,在杨侑和百官的百般恳请下,他才不得不接受了这次册封。

李渊是个很聪明的人,他这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在道义上没人能说三道四。还有一点很重要,正所谓“枪打出头鸟”,如果真把帝位先行夺下来,自己肯定会特别招人打。这是一个虎踞龙盘的时代,隋末农民起义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无数野心家正在贪婪地望着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