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危局(第4/7页)

但是,两支大军先后接到多尔衮的命令,放弃战机撤回北京,让永历政权得以苟延残喘。这么好的机会,多尔衮为什么选择放弃?

直觉告诉我们,多尔衮的后院起火了!

纵观整个南明时代,能把清廷打急眼的南明将领有两个人,多尔衮在有生之年只遇上了一个。正是这个人在多尔衮的后院点了一把火,而且这把火越烧越旺,初来乍到的清廷倏忽之间成了“铁板烧”。

点火之人,名叫姜瓖。烧起来的后院,是距离北京不远的山西。

姜瓖,陕西延川人,前明大同总兵。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投降大顺军,五月李自成溃败,姜瓖杀守将张天琳后归附清军。

姜瓖刚刚归附清军时,将清军“报君父之仇”的宣传信以为真,擅自拥立代王后裔朱鼎珊,遭到多尔衮的严厉痛斥。七月十五日,姜瓖上疏“引咎辞职”,由于正值清军初入中原、笼络人心之际,多尔衮采取了宽宥、怀柔的政策。

背负这个“前科”在身,姜瓖在十月被调遣跟随阿济格西征时,表现得相当卖力,希望能够挽回影响。但是,次年七月被召回北京后,姜瓖又受到刚林等人的百般责难,被扣上“拥立前明宗室”的帽子,俨然是一出卸磨杀驴、秋后算账的把戏,好在多尔衮又没有深究。

刚林唱白脸,多尔衮便唱红脸,姜瓖被搞得心惊胆战,一方面对清廷言听计从,一方面又保持高度警惕。

永历元年(1647年)三月,清廷向“投诚”的前明将领发了一道谕令:“派亲子一人入朝侍卫,以习满洲礼仪,察试才能,授以任使。”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多尔衮这是想通过扣留人质来驾驭这些政治立场不坚定的武将。

多尔衮认为,这既是一块试金石,又是关键时刻的杀手锏,可谓“一箭双雕”。但是,多尔衮没有想到,拿定主意要造反的人,哪里还顾得上儿子的死活?儿女情长、瞻前顾后,就算造反也难成大事。

这种把戏对铁杆投降分子比较管用,但对另外一些人未必适合,比如姜瓖。

其实姜瓖并不想造反,但苦于背着一个“拥立前明宗室”的罪名,又没有任何“结案”的迹象(一直“缓议”),随时都有可能被多尔衮提溜出来杀掉。

长期的恐惧,搞得姜瓖每天起床,都要先摸一摸脖子看看脑袋还在不在。这样的日子,谁受得了?但是,造反需要理由,确切地说,需要导火索。没逼到非反不可的地步,谁愿意提着脑袋冒风险?

姜瓖忍了,但多尔衮却不能忍。永历二年(1648年)十一月,喀尔喀蒙古犯边,直接危及北京的安全,多尔衮急调阿济格、博洛、硕塞(皇太极第五子)、瓦克达(代善第四子)、满达海(代善第七子)等皇亲郡王率军赴大同,加强北边防务。

多尔衮做这样的安排,属于正常的军事调动,主要目的是防止喀尔喀蒙古从背后捅上一刀,干扰清军统一全国的进程。但多尔衮没有注意到,大同的姜瓖已成惊弓之鸟,清军稍有风吹草动,他都认为是冲着自己来的。

得知阿济格、博洛准备率大批军队进驻大同,长期生活在“死亡边缘”的姜瓖得出一个重要判断:自己的大限到了!——横竖是个死,与其坐着等死,不如大干一场、绝处逢生!

趁着八旗大军尚未抵达、宣大总督耿焞出城巡视之机,姜瓖于十二月初三紧闭城门,处死耿焞的家属和亲信,正式宣布“易帜”。得知消息,耿焞逃往阳和(今山西阳高),阿济格急率大军于次日抵达大同城下。

姜瓖在大同起义,推倒了山西的多米诺骨牌。在山西各地,万练、刘迁、姜建勋、胡国鼎、魏世骏、白璋、韩昭宣等纷纷率义师响应。那位崇祯时期极不靠谱的李建泰,也在故乡曲沃组织义师抗清,并策动了翼城等地的起义。短短十几天时间,遍地开花的山西全境打成了一锅粥,甚至波及到陕西、甘肃等地区。